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海都網記者 鄭靚/文 毛朝青/圖 “20斤裝的
??? 買100元青棗15元花在包裝上
??? “塞七塞八,每次批發回來一稱,外包裝都要刨去好幾斤。”華屏路上的一家水果店老板林先生告訴記者,他去果批市場批發水果,不少品類水果的包裝箱內都藏有報紙等能夠增加重量的“附帶品”,“
??? 林老板說,這些“買外包裝”的錢,只好用提高水果售價的方式來回本了,“雖然很無奈,但是我也沒辦法,*后相當于還是讓消費者買單”。
??? 昨天下午,記者走訪了海峽果品批發市場,以消費者的身份隨機在三個攤位上購買了水果——檸檬、青棗、芒果。除了檸檬不用稱重,每箱均是60顆的規格,售價120元外,另兩種水果都是整箱稱重后出售,沒有去毛重。
??? 記者在275號攤位購買了一箱33斤青棗,每斤3元,另外支付1元“行費”(管理費,共100元。記者現場拆箱,發現青棗分四層鋪放,每層夾了半厘米左右厚的干報紙,而且在箱底還鋪了一疊厚厚的濕報紙。
??? 記者稱包裝箱和濕報紙的重量,共4.6斤,若加上干報紙,乘以青棗單價,大約是15元。而記者買的另一箱20斤的芒果,包裝也占了近4斤。
??? 記者詢問可否扣除包裝計重,攤主毫不避諱地說,這里都是成箱批發,不零售,所以紙箱也是按青棗價一起賣,“這就是我們的行規”。
??? 批零差價沒有看到那么大
??? 海峽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工商所的工作人員說,之前已有不少消費者登門反映過包裝加重的“潛規則”。
??? “很多市民沖著低價,特意開車到批發市場購買,可拆了包裝后發現,并沒有比零售價便宜那么多。”該工作人員說,目前并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來規范農產品的包裝,而批發市場量大,為了方便,基本都以整箱出售,批發商口中的“行規”就漸漸形成了。
??? 對此,福州遠東大成律師事務所王征全律師認為,水果批發商算上包裝等,壓低單價,以所謂的“批發價”出售,有利于市場競爭,而真正的商品——水果不是足斤足兩,攤主有欺騙消費者的嫌疑,或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