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繼出現餿水油、
??? “食藥署”去年委托學術單位普查市售火鍋湯底,結果15日公布。“餐飲衛生科長”鄭維智說,鼎王等知名火鍋業者爆出湯底問題后,“食藥署”就提出項目計劃,請學術組織秘密訪查,從源頭追查火鍋湯底是否標示屬實。
??? 鄭維智表示,54件市售包裝火鍋湯底(粉檢驗,共有32件不合格,其中18件未詳細標示成分、16件產品名與本質不符,像是德樂仕企業的“紅燒牛肉高湯”沒有牛成分,“羊肉爐調味鍋底”沒有羊成分,“姜母鴨調味鍋底”更驗不出鴨成分。
??? 另外,素食摻葷情形也頗嚴重,共5件標示為素食的湯底,驗出動物性成分,恐讓不少茹素者“破戒”。佳饌公司的法式牛奶鍋,明明標示“蛋奶素”,卻驗出牛成分;該公司產品南洋咖哩鍋(素食,也驗出動物成分。
??? 鄭維智說,另有一件君馨企業的素食湯底標示“不老鍋”,有夸大廣告的嫌疑。標示不合格產品中有4件還在追查源頭,其余皆已改善完畢或停產。未來各地方衛生局會將火鍋湯底、湯粉的檢驗,列為日常監測項目,確保民眾權益。
??? 近年來,臺灣食品安全一路亮著紅燈,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據觀察者網不完全統計,僅2014年至今,臺灣大大小小的食品安全問題至少已發生10起之多。在臺灣2014“票選年度**大新聞
??? 盤點近年來臺灣爆發的食品安全事件
??? 2015年2月15日,據國家質檢總局網站消息,臺灣地區根據“食藥署”于去年12月開始針對全臺年貨大街、賣場及傳統市場等所販賣的年節食品進行稽查與檢驗,至2月9日止,共抽查了1161件,84件檢驗不合格,不合格產品以脫水蔬菜產品為*多,主要違規情形為被檢出含有過量的漂白劑;其次是豆制產品,被檢驗出含有過量的防腐劑及過氧化氫殘留;針對這次的違規產品,各縣市衛生局已通知販賣商及進貨廠商下架,并以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處置。
??? 2015年2月13日,“臺中地方法院檢察署”發布公告,新北市一家食品公司將只能當飼料使用、被雞羽毛和排泄物污染過的雞血,摻入其他原料制成“鴨血”,由于該公司供應全臺近七成鴨血市場,恐波及一大批下游食品業者和消費者。
??? 2015年2月3日,據新華網消息,在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2014年12月進境不合格食品信息名單中,新華食品統計發現,共計61批次不合格食品產自臺灣,占據12月不合格進口食品總數的17.2%,主要以燕麥、餅干類休閑食品為主,其中統一方便面有5款產品上榜。在這份“黑名單”中,不乏一些“辦公室族”耳熟能詳的品牌食品,如張君雅小妹妹墨西哥辣雞點心面以及日式串燒休閑丸子、昇田黑糖麥芽餅、紅布朗香醇高鈣燕麥奶等,本打著“時尚”、“健康”、“滋補”旗號的臺灣休閑食品也愈發令人擔憂。
??? 2015年1月16日,臺灣再現染色腐乳黑心事件,香港食環署食物安全中心宣布稱,臺灣一款樽裝腐乳查出含有非食用染料二甲基黃。經查證,這是有臺南百年品牌之稱的度小月牌腐乳。臺灣食藥相關部門回應稱,該產品未在島內銷售,主要銷往大陸及香港。
??? 度小月腐乳
??? 2014年12月,臺灣知名品牌德昌豆干被香港驗出含工業染料“二甲基黃”,臺“食藥署”追查發現,二甲基黃源自臺南芊鑫實業社制造的乳化劑。臺“食藥署”統計,目前共有36項產品淪陷,波及全臺。臺“食藥署”已將二甲基黃列入常規檢驗項目,并通盤檢驗各式乳化劑。
??? 2014年11月19日,臺灣桃園縣衛生局表示,真鍋、呈康食品公司涉嫌將咖啡、蛋糕、冷凍雞腿、鮮蔬什錦醬等過期食品,重新換包裝,再篡改有限期限賣給知名店家,例如全聯、OK便利商店、大潤發、伯朗咖啡、臺糖等連鎖簡餐店,連真善美汽車旅館也有。
??? 2014年11月16日,據《央廣新聞》報道,臺灣出現黑心豆芽、豆腐。新北市檢方經偵查發現,永昌化工公司涉嫌將工業用的石膏當作食用級的石膏販售。而制造知名“大漢豆腐”的川武食品公司、制造“江記豆腐乳”的新蓬萊食品公司,多年來都曾向永昌進貨。桃園縣衛生局調查發現,永昌化工的工業石膏混進食品級石膏,也流入桃園長生機械公司。
??? 2014年11月14日,臺灣屏東縣查獲一家病死豬屠宰場,兩名業主涉嫌以合法電宰場執照掩護,收購病死豬宰殺銷售,肉品可能已經流向冷凍工廠、傳統市場肉攤等處。臺南地方檢查屬14日則以欺詐違反食安法規起訴臺南北海油脂,企業公司負責人因為他們涉嫌將飼料油混制成為豬油販售。
??? 2014年11月12日消息,高雄地方檢察署查獲新北市、高雄市的3家黑心廠商制造假羊肉,現場查扣1萬多公斤,但肉品已流向臺灣各地的117家餐飲企業。據悉,高雄檢調查出,高雄市橋頭區金龍公司、新北市新莊區華元公司以及華元另成立的威峰工廠,以羊油摻入豬肉、廉價碎豬肉摻碎羊肉,以及摻水增重三大惡劣手法,制造假羊肉,分A、B、C3個等級銷往全臺灣117家火鍋店、熱炒店、夜市小吃攤和傳統市場肉攤,牟取三倍暴利達數千萬元新臺幣。
??? 2014年9月4日,臺灣地區爆發一起地溝油事件。臺灣警方通報稱,在臺灣南部的屏東和高雄市,查獲一些地下工廠以“餿水油”(內地稱為“地溝油”等回收廢油混制劣質食用油,而臺灣知名油脂供應商強冠公司以低價購入這種劣質食用油,制成“全統香豬油”,銷售給多家下游企業用以生產食品,涉案油品達數百噸。據臺當局“食品藥物管理署”6日公布結果顯示,此次事件共波及島內235家下游廠商,包括味全、85度C、牛頭牌、盛香珍、味王、臺糖、美而美、工研等知名企業。一場席卷全臺灣的“食品風暴”來襲。
??? 2013年10月,臺灣彰化檢方查出,大統長基公司制造的****特級橄欖油不僅摻混廉價葵花油及棉籽油,還違規添加禁用的銅葉綠素。該公司制造的花生油也完全沒有花生油成分,而是以色拉油混合芥子油,再以化學香精提味而成。而所謂****胡麻油經查卻是以部分胡麻油摻混色拉油制成。臺灣大統混油風爆持續延燒,彰化縣衛生局依食品衛生管理法對大統祭出首波新臺幣2520萬元(新臺幣重罰,并建議檢察官求處*高的3年有期徒刑,實行重刑重罰,是有史以來對單一食品公司開罰的*高金額。
??? 2013年8月22日,臺北市衛生局突擊檢查“胖達人”臺北門店,在敦化南路分店廚房內找到了龍眼、楓糖、紅酒醬、藍莓等9種香精,當場戳破了“胖達人”的謊言。“胖達人”面包標榜純天然、無添加,一個面包賣到約合人民幣十幾元到三十幾元,還常常供不應求,短短3年時間就在臺灣開了18家分店,在上海開了2家店,在香港有1家店。幾乎每個門店開業,小S都曾去捧場。臺北地檢署2013年8月24日,以詐欺罪嫌偵辦。2014年1月28日臺北地檢署偵結胖達人案,依涉犯證券交易法的內線交易罪嫌起訴許慶祥、許雅鈞父子及基因國際董事長徐洵平、徐妻姜麗芬等4人。
??? 2013年5月,有媒體報道臺灣義美食品公司使用過期大豆分離蛋白制作泡芙,已有36萬箱被消費者購買,另外12萬箱事發后被陸續回收。臺南地方檢調部門在食品原料廠銘哲行調查發現,該商號使用藥劑將過期或即將過期的食品包裝上的有效日期抹去,以重新打印有效日期的方式牟取暴利。珍珠奶茶、甜不辣、粉圓、板條、雞排……這些臺灣經典美食,因臺灣“毒淀粉”風波愈演愈烈而深陷“染毒”疑云,臺灣食品安全也面臨繼2011年“塑化劑”事件后的又一危機。
??? 2011年5月,臺灣爆發因塑化劑引起的食品、保健品安全風波。受牽連廠商達200多家,受污染產品超過500個種類,臺灣幾乎所有食品大廠都被卷入其中。有專家稱,塑化劑風波為30年來*嚴重食品摻毒事件。事件起因是有無良業者把塑化劑中的一種DEHP當作起云劑的配方添加入飲料中。專家稱,DEHP多用于塑料材質,屬環境荷爾蒙,會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臺灣已將其列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不得添加在食品里。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