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工人身上油膩不堪,露天
??? 本報10月20日訊(見習記者 杜雅楠 20日,市民李先生撥打本報熱線稱,濱城區市西辦事處東碾李村的一處舊院子里,一家
??? 20日,記者來到位于市西街道東碾李村一個破舊的小院里,院子大門銹跡斑斑,門口雜草叢生。走進院子,一股刺鼻的酸臭味撲面而來,院子里蒼蠅橫飛。院子東側用塑料布搭建了一個簡易的生產車間,車間東北角上的土灶臺被厚厚的油污糊住,擺在上面的一口大鍋里裝滿了土黃色的液體。灶臺旁并列擺放了幾個木棍支撐的案板,乳白色的豆腐皮摞在上面,黃色的鹵水透過案板不停滴在下面的盆子里。案板旁疊放著幾個木制的盒子,里面裝著正在壓制成形的豆腐皮。院子西側的棚子里堆放著成袋的原料和油膩的鹵水桶,沿西墻堆放的煤塊凌亂得散在地上。
??? 見到記者,正在忙著給豆腐皮加熱的兩個工人立刻脫下身上臟兮兮的圍裙走出車間。兩人的衣服上、塑膠手套和雨靴上全都沾著厚厚的油污。院子中間搭著三個木制的架子,每個架子上晾著20到30張不等的紅褐色豆腐皮,密密麻麻的蒼蠅停在上面揮之不去。“這些蒼蠅沒關系,晾的這些不是成品,只是剛上完色,我們還要再加熱呢!”一名年紀稍大的工人介紹。
??? 另一位楊姓工人告訴記者,這家作坊主要進行豆腐皮加工,把批發的成品豆腐皮通過熬煮、著色、晾曬等4、5道工序制成市面上常見的有色豆腐皮,平均每天可生產200斤左右,成品主要供應于
??? 記者了解到,豆腐皮進貨的成本在每斤1到2元錢左右,經過加工上色后則以每斤3元錢的價格售出。該豆腐皮作坊加工過程完全依靠手工完成。由于記者聯系不到作坊老板,遂詢問工人有沒有辦理健康證、生產許可證等相關證照時,她們稱沒有相關證件,也未辦理過證件。
??? 許多市民反映,現在的豆腐皮、豆腐干等豆制品成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菜肴,而豆制品加工生產條件差,食品衛生和安全健康令人擔憂,希望相關部門能加大市場監管力度,保障市民飲食健康。
??? 相關鏈接
??? 豆腐皮生產過程應選擇封閉場所
??? 有色豆腐皮加工生產過程應選擇封閉場所而非露天加工。有色豆皮著色應使用紅糖、醬油等原料,而大多數加工豆腐皮的“
??? 衛生部明確提出,豆制品生產單位應符合以下基本衛生要求:豆制品生產加工場所環境整潔,附近不得有昆蟲孳生的潛在場所,遠離垃圾場、廁所和畜禽養殖場所等污染源;生產加工場所應封閉,配備相應的冷藏、通風、照明、上下水、容器清洗消毒、洗手等設施設備,有完善的防蠅、防塵、防鼠衛生設施;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應符合《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食品從業人員應取得健康體檢證明后方可上崗操作等。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