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技術成功率大大提高,產業化前景日趨明朗,專家呼吁——
盡早為
能想象有朝一日我們的餐桌上出現克隆羊肉、克隆牛奶嗎?隨著現代生物技術的飛速發展,這**或許并非遙不可及??扇绾未_定它們是安全的?前天,在
克隆動物成本必然下降
1996年,世界上**只用成熟體細胞克隆出來的羊——多利誕生。它不僅對醫學、遺傳學有著巨大意義,還意味著巨大的經濟價值。
克隆技術經過近20年的發展后,成功率已從不足5%提升到了50%-70%。目前,生產克隆動物的成本遠遠高于自然繁育。上海轉基因研究中心主任陳建泉介紹,現在一頭克隆羊的成本高達30萬-50萬元,一頭克隆牛的身價更高達百萬元。但隨著技術瓶頸的突破,成本必然會不斷下降。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研究中心副主任費儉認為,人類吃現代基因技術改造的食品,將會是一個必然趨勢。那么,我們如何確認來源于克隆動物的食物對人類健康是安全的?這要靠大量的基礎研究。
安全標準不能簡單照搬西方
早在2007年底,美國FDA就確認“從牛、豬、羊等克隆動物制得的食品是安全可食用的”。然而,歐盟卻至今不肯認可克隆動物來源食品的安全性。有專家提出,歐盟之所以不肯認同美國的說法,是為了抵制美國向歐洲傾銷克隆動物食品。中國該相信誰?
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技術總監馬志英提出,中國應該相信自己——我們不能簡單地把美國結論照抄過來,而是應該從基礎研究開始,徹底弄清其中原委,建立起一套適合中國人群的克隆動物食品安全評價體系,同時應及早建立相應的法規和標準。
一位來自光明食品集團的與會者對此十分贊同,現在大豆基本被美國的孟山都公司壟斷,而大豆榨油后,豆渣也會進入食物、飼料,如果不能從源頭研究清楚,下游的企業就會用得不明不白,“安全評價技術,一定得掌握在自己手中?!?/p>
不該重蹈轉基因植物的覆轍
現代生物技術已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焦點之一。民以食為天,而動植物的優秀種質資源,不僅是民生的保障,更是市場競爭的利器。
我國**細胞生物學家郭禮和認為,在克隆動物食品的安全性問題上,我們不該重蹈轉基因植物的覆轍——由于倫理、法律等問題沒能及時解決,也是導致公眾難以客觀、冷靜地對待轉基因食品的原因之一。
盡管看起來克隆動物進入尋常百姓家至少還有十多年,但建立安全評估體系需要大量基礎研究,例如克隆動物食品對中國人的代謝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如果克隆的是轉基因動物,又該如何評估其安全性?馬志英認為,國家應給出這方面的研究支持,發布課題,讓法律、倫理跟上技術發展的腳步。
本報記者 許琦敏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