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 但除了靠感官認知,如何在山頭林立的
??? 年份越久越好
??? 按加工工藝及品質特征不同,普洱茶分生茶和熟茶兩種類型。其中,生茶苦澀甘醇,熟茶溫和醇厚,二者的口感風格迥異。那么,收藏潛力哪個更高?
??? 為了對比陳年普洱茶的品質,本刊分別選購了大益、下關、老同志3個品牌普洱生茶和熟茶的701批和141批兩個批次的產品進行
??? 從檢測結果可以看出,隨著儲藏時間的增加,3品牌7年藏普洱熟茶的水浸出物含量均上升,茶多酚含量均下降,而咖啡堿、可溶性糖則幾乎無變化。(如下圖
?
???
??? 而3品牌7年藏普洱生茶的檢測結果各項指標均有波動,即水浸出物含量上升,咖啡堿、茶多酚、兒茶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如下圖
??? 水浸出物含量的高低標志著普洱茶茶湯的厚薄、滋味的濃強程度,是普洱茶茶湯滋味的綜合反映,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普洱茶品質的優劣。
??? 對指標變動情況,大益茶葉集團旗下的勐海茶廠對本刊表示,相對普洱熟茶(緊壓茶,年份對普洱生茶(緊壓茶的影響較大。隨著時間的推移,普洱生茶的茶湯苦澀感會逐漸降低,湯色由黃變紅、后變褐;普洱熟茶的果膠含量則略有增加,茶湯滋味變滑、厚度增加。
??? 曾就職于廣東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的茶葉工程師助理龍華清接受本刊采訪時也認為,從3品牌6款普洱生茶的檢測數據可知,在這個時間段內,普洱生茶存放有利于普洱茶的品質提升,即越陳越好。
??? “也不建議將熟茶存放到幾十年以后再來喝,熟茶存放時間太久后品質可能會走下坡路”,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副院長楊秀芳對本刊記者解釋,“普洱熟茶已經過人工渥堆發酵的工序,茶內苦澀味已完全轉化,口感醇和,出廠后就可以喝,但由于渥堆過程中會產生一些不愉快的堆味,較適宜的飲用期也需經過3~5年的存放。”
??? 不管是普洱生茶還是普洱熟茶,都有越陳越香的特點,但只針對在一定的時間內。普洱的品質隨時間增加上升,會出現峰值,只不過普洱生茶出現峰值的年限比熟茶要長。龍華清認為,在南方倉儲條件好的情況下,普洱生茶的峰值在15~20年間出現,普洱熟茶的則在5~8年間出現。
??? 綜合評價見高低
??? 除了實驗室測評,此次《消費者報道》在專業品茶師的指導下也對茶葉葉底外形品質進行了測評。
??? 本次外觀測評將茶樣解散混合均勻,稱取試樣茶5g,置于250mL的審評杯中,注入沸水至杯滿,沖泡5分鐘,將茶湯瀝干,*后將杯中的茶渣移入白紙上,審評其葉底色澤、嫩度和整碎。
??? 從測評結果看,3品牌5款普洱熟茶的茶葉葉底色澤、嫩度、整碎均差別較小。其中,下關的茶餅相對其他品牌的更緊實,其茶葉卻相對散碎。而4品牌7款的普洱生茶則區別較大,勐庫戎氏
??? 綜合茶葉葉底外形品質和成分指標檢測結果,本刊對所檢產品給出綜合評價。勐庫戎氏有機茶(普洱生茶、大益普洱熟茶和普洱生茶的綜合評價較高,下關的普洱熟茶和普洱生茶較低,老同志的兩款產品則介于二者之間。(如下圖
??? 不過,從產品的性價比來看,大益4款普洱的“收藏+飲用”綜合評價雖靠前,但其價格均普遍較高,是其他品牌的約1.3~3.5倍不等。下關3款普洱的價格與綜合評價幾乎呈正相關,均較低。總體上,老同志的性價比相對較高。
??? 消費建議
??? 就如何選擇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楊秀芳建議消費者根據個人愛好和個人體質選購普洱生茶或普洱熟茶飲用。
??? “一般而言,普洱生茶苦澀味重、茶氣足,適合年輕人群飲用,不適合老年人群以及胃寒、貧血患者和空腹者飲用。普洱熟茶經過后發酵去除或減弱了生茶的苦澀味,茶性溫和,茶湯紅亮清澈、甘滑柔順、陳香濃郁,適合中老年人群和大多數人群飲用。”她說。
??? 在選購普洱茶時,龍華清認為,消費者應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如果打算收藏待品質提升后過幾年再品飲,可選購熟茶;如果是打算長期收藏待升值,*好選購生茶,生茶轉化的時間長,升值潛力大些。
??? 其次,在選購時認準普洱茶的生產廠家和產地,*好是選用生態良好的古茶園所產有機茶品。
??? 再者,選購時認真辨識普洱茶的年份、品質等,用業界的話總結,即:喝熟茶,藏生茶,品老茶。
??? 相關報道: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