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養豬戶喂豬的 ??? 村民的豬舍 ??? 豬尿流入農家水庫 水井里的水都臭了 ??? 數千頭 ??? “查了,養殖戶天天跟你要飯吃。”工作人員提起監管困境就頭痛 ??? 泔水豬,是指利用飯店、賓館、餐廳、食堂產生的餐廚垃圾飼喂的豬。由于這些餐廚的剩飯剩菜和垃圾未經無害化處理,直接被人們收集喂豬,而成為傳播疫病的重要隱患。在昆明市兩面寺村的恨虎山山腳下,聚集棚戶區 ??? 泔水豬成本大幅降低 ??? 凌晨5點,城中村中一間10多平米的簡易房里,38歲的老郭起床出門,發動面包車。他要去東站和官渡古鎮等地回收泔水,18升一個的泔水桶塞滿了一車,桶上沾著各種殘羹剩飯,散發著惡臭。一家家餐館倒出的泔水,老郭以7~10元每桶的價格回收。 ??? 來昆6年的老郭,干過很多活。4年前,在老鄉的引薦下,他來到了恨虎山,與其他外地人一起養豬。一早上,老郭收回近40桶泔水,倒入黑色的大鍋內,瞬間漂浮起厚厚一層紅油。加熱半小時后,泔水的惡臭越發濃重。這40桶泔水,就是他的300頭豬**的口糧。 ??? 老郭說,飼料喂養的豬出欄需要5個月,重量在200~250公斤/頭,飼養成本在2000多元/頭。泔水豬則需要7個月以上才能出欄,但每頭可以長到300公斤以上。如果按照每桶8元的泔水費,每天40桶,300頭豬每年每頭的食料費用只在300多元,加上其他費用,成本在1000元以下。他坦言這樣飼養豬的成本降低很多,“前幾年可以賣14.5元一公斤,這幾年不太好只能賣13元。不過還是能賺點錢,養活娃娃夠了。” ??? ??? 在兩面寺村的恨虎山山腳,連上兩面寺村1000多畝的土地,大大小小的各類作坊約有30家,其中泔水豬養殖戶在10家以上,老郭的養殖規模在當中算是中等水平。順著兩面寺村小路進入山腳,沿路鋪滿了爛菜、廢紙、建筑材料。 ??? 這里的養殖戶,均來自外地,每年向兩面寺村民繳納每年每百平米1萬左右的費用,“房東都認得我們在養豬,不需要什么手續,交錢就行。”和老郭一樣,這些養殖戶都沒有任何證件,有的人說他們正在辦,有的人則覺得麻煩。 ??? “幾大屠宰場都會派人來收,價格合適我們就賣。”養殖戶小王表示,屠宰場會定期來收豬,他們的豬大部分都能通過檢疫。“我們的豬是無添加的,純天然的,不像他們拿飼料喂的。”老郭拍著胸脯,他認為泔水喂出的豬才是好豬。 ??? 養殖戶不提泔水油咋處理 ??? “有人查,村里的還有衛生部門都會來查。”老郭指著一處廢墟,那是去年被城管推倒的私搭房屋。然而在恨虎山山腳以北的幾家養殖戶里,熬制泔水的大鍋旁擺放著幾個又黑又臟的鐵桶以及盤繞在一起的抽油管。“泔水里面有油,豬吃了壞事嘛。”中年男子表示,很多養殖戶都會將泔水內的油抽出,但對于這些油怎么處理,他們不愿多提。 ??? 而在另一戶養殖戶院內,堆著17個滿是油漬的鐵桶。正在喂豬的女子說:“這是裝油的,但都是空桶嘛。”記者要求她打開“空桶”,她急忙叫出屋內男子,將鐵桶一個個搬上面包車。 ??? 兩面寺的村民表示,他們都不會從附近購買豬肉,“山后面那些豬那么惡心,咋個可能在這邊買?”但老郭等養殖戶卻不以為然:“我們每年過節都會殺一頭吃呢,咋個不能吃?在農村么都是泔水喂嘛。” ??? 豬尿順著溝渠流入水庫 ??? 在村民老李的記憶中,恨虎山以前是兩面寺的后花園。“原來都是果樹,后面山上還有菌子。兩個水庫,原來還有魚。” ??? 恨虎山的泔水豬養殖區內,每個養豬的棚和房間,都有一條凹陷的溝渠,黑色的豬糞水在每家每戶的溝渠中流通,溝渠在路面間相互交錯,*終都流向了恨虎山山腳北側和南側的池塘和水庫。成堆的垃圾則堆在水邊,10多棵大小樹木早已枯死。黑色的臭水,孤立的樹木,遠遠飄來的惡臭。即使老李再怎么描述當年的美景,如今都很難讓人想象。 ??? 據青龍社區工作人員介紹,水塘水面面積有10多畝,而南側的水庫水面面積則有68畝左右,以前作為村內的灌溉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但目前,青云街道辦轄區已沒有耕地,而隨著養豬戶的遷入,水塘早已變成了化糞池。“污水管網沒有進入村子,廢水就這樣排了。” ??? 同在山腳的凱藝工廠,工人們指著一處深深的井口,這曾是他們開挖的地下水井,然而隨著近年來附近環境的惡化,早已廢棄。“原來都是直接喝,現在你聞聞,地下水都有股臭味。” ??? 養殖戶玩起“擦邊球” ??? 隔著養殖區不遠,兩面寺村被一堵厚厚的圍墻隔離著,仿佛成了一座單獨的城堡。聽說有人要來租地養豬,老嫗很興奮地帶著記者找到了一名男子。男子蹺著腿打電話給他的親戚:“你家的板栗樹地還有沒?有人要養豬。”隨后男子無奈地表示,地已經被租完了。在兩面寺村,100平米每年1萬的價格,讓一些村民覺得租地其實比種田來錢更快。 ??? 在青云街道辦和青龍社區的相關負責人眼中,兩面寺村是一個很特殊的地區。由于地處機場高速及繞城高速外圍的狹長交叉區,它之前并沒有納入相關城市的統一規劃。而從2003年7月開始,昆明城投又將恨虎山等地區進行收儲,隨后托管至社區,社區又交由相關企業進行管理。而在恨虎山的泔水豬養殖戶,正是玩起了這樣的“擦邊球”,他們所搭建的養殖區域均是沿著收儲地與集體用地的交叉邊緣。“究竟應該誰來管?怎么管?”社區人員嘆了口氣。 ??? “改造”或成為*后手段 ??? 對于泔水豬養殖,青云街道辦和青龍社區工作人員并非不知。據他們介紹,*近一次的行動是在今年3月,當時城管已經推倒了很多違章建造的飼養房屋。2005年,青云街道辦成立,但養豬問題早在這之前就已出現。 ??? 在2001年,滇池流域整治開始,兩面寺區域的豬全被收繳。而在2003年,由于土地收儲,大量村民“無所事事”。“村民也要生活,所以他們在后面私自養點,我們也很少管。”據工作人員回憶,2003年這里養豬總量不會超過10頭。2005年前后快速形成規模,而此時村民已經開始從“自己養”轉化為“租地給養殖戶”。 ??? 據了解,對恨虎山地區的檢查和查處,每年都在進行,次數已經多到無法計算。然而每當工作人員趕到,養殖戶就將大豬賣掉,轉移和寄養小豬。“你查了,養殖戶天天跟著你,要你解決吃飯。你不查,又不可能。收豬?收到哪去?”監管中的種種困難,工作人員提起來就頭痛。 ??? 對于歷史遺留問題,工作人員表示,隨著新機場片區的建設,目前兩面寺村已被納入明年的城中村改造項目,隨著改造的推進,問題將被一并解決。而就目前現狀,工作人員表示,將加強監管,綜合片區項目的開發,逐步解決問題,同時加強對村民的思想工作,為村民找尋新型的工作方向。 ??? 新聞延伸 ??? 泔水豬有何危害?可能形成新的傳染源 ??? “泔水養豬是農民的習慣,為何現在反對?原因是泔水的構成、來源已經發生變化,很難控制,不利于豬的生長。”云南省現代農業生豬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云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魯紹雄教授分析,在剩飯中,植物性油脂和動物性油脂含量均較高,假如油脂都經過高溫過程,有可能產生許多有毒有害物質,或者有的油脂在飼喂前已經酸敗,有的油脂本身可能就是垃圾油的再利用,危害程度更大。 ??? 還有專家認為,泔水豬易受致病微生物影響,這些病原微生物飼喂動物,可能使動物成為帶毒帶菌者,某些病原微生物可通過動物轉化使之復壯,形成新的動物源性傳染源。 ??? 云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陳滔教授指出,目前餐廚廢棄物利用突出的問題是作坊式處理,養豬者從食堂、飯店將餐廚廢棄物拉回直接喂豬或簡單地燒煮后飼喂,成分復雜,缺乏嚴格的消毒措施,滅菌效果不確定,安全缺乏保障。 ??? 為何泔水豬持續存在?法律未完全禁止泔水養豬 ??? 昨天記者隨機采訪了30多位市民,提到泔水豬,絕大部分受訪者都表示,如果自己知道是泔水豬就不會吃。主要原因在于泔水豬吃的幾乎都是垃圾,生存環境很臟,“擔心吃了會危害人體的健康”。 ??? 為何泔水豬持續存在?據了解,目前在我國并沒有禁止泔水養豬。僅有的與泔水豬直接相關的立法為《畜牧法》第四十三條規定,從事畜禽養殖,不得使用未經高溫處理的餐館、食堂的泔水飼喂家畜。 ??? 2011年12月15日起,昆明市施行了《昆明市餐廚廢棄物管理辦法》,第十三條明確規定“在餐廚廢棄物產生、收集、運輸、處置過程中,禁止‘使用未經無害化處理的餐廚廢棄物喂養畜禽。’” ??? 非法泔水豬咋處理?進行宰殺掩埋處理 ??? 查處非法泔水豬應該怎樣處理?受訪專家表示,過往被相關部門查處的非法泔水豬,一般要進行宰殺掩埋處理,防止泔水豬流入市場。 ??? 什么是無害化處理?“無害化處理不僅是高溫煮一煮,核心是進行高溫滅菌的無害化處理,前提是在泔水沒有變質前就進行處理,現實中,泔水是餐館的廢棄物,喂豬之前泔水已經變質。”魯紹雄教授分析,目前現行法律并未明確如何界定是否進行了無害化處理,因此執行中存在一定漏洞,要真正解決這個問題,亟待進一步完善法律。 ??? 實習記者 朱琦 本報記者 趙希
??? 相關報道: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