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選
食藥監總局
濟南超市內所售醬油大多是氨基酸態氮含量較高的釀造醬油。
日前,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 “配制醬油”將被踢出國標 在濟南某超市,貨架上的醬油全都標明是“釀造醬油”,“配制醬油”難覓其蹤。兩種醬油有啥區別呢?2005年出臺的《醬油生產許可證審查細則》(以下簡稱《細則》中有這樣的定義:“釀造醬油是指以大豆(餅粕、小麥和(或麩皮等為原料,經微生物發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體調味品;配制醬油是指以釀造醬油為主體,與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食品添加劑等配制而成的液體調味品?!?/p> 在《細則》中,有這樣的規定:“配制醬油中釀造醬油的比例(以全氮計不得少于50%。”但山東省社會科學院教授王賽時告訴記者,在實際操作中并沒有有效的檢測辦法。 近年來,不斷曝出有關“釀造醬油”的負面新聞。曾有港媒報道稱,不法商販研發了一種“化學醬油”,只要將砂糖、精鹽、味精、酵母抽取物、水解植物蛋白質、肌苷酸及鳥苷酸等混在一起,就可制作出“化學豉油”,而這種醬油與釀造醬油在口味和質感上相差無幾,只有做DNA試驗才能分辨出來,這種“化學醬油”中含有的水解植物蛋白質若用鹽酸分解,可能會釋放致癌物質。 新的醬油國標征求意見稿中刪去了這兩種醬油的分類和定義,這意味著如果新國標實施,以后醬油將只有釀造品種。消費者可留意標簽上的產品標準號:釀造醬油執行的是GB18186,而配制醬油執行的是行業標準10336。 市面上醬油多為高鹽稀態 目前,濟南多家超市的貨架上醬油的瓶身上都寫明產品標準號:GB18185-2000高鹽稀態。啥叫高鹽稀態呢?王賽時說,這是一種釀造醬油的方法。在醬油釀造行業中,釀造工藝無非兩種——— 低鹽固態發酵和高鹽稀態發酵。 低鹽固態發酵是我國特有的一種醬油生產工藝,目前已經漸漸淡出主流。這種工藝是上世紀 60年代發展起來的,其出現有特殊背景。當時,物資供應緊缺,這種工藝成本低、產量大、生產速度快。低鹽固態發酵醬油的原料多為豆粕(脫脂大豆、麩皮和小麥。高鹽稀發酵一般就用大豆和面粉作為原料。相比之下,前者的成本更低,因此風靡一時。 但從成品的品質上說,高鹽稀態發酵的醬油品質更好。隨著現在物質生活的*大豐富,高鹽稀態醬油占據主流。在記者的調查中,各商超所見醬油均標注為高鹽稀態。 提個醒 “氨基酸態氮”不是越高越好 各種醬油售價、等級各不相同。濟南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員稱,按照目前國標規定,醬油的分為特級、一級、二級和三級。其中,分級的主要標準就是每100ml醬油內所含的氨基酸態氮。在高鹽稀態發酵的醬油中,特級、一級、二級和三級分別應≥0.8g、0.7g、0.55g和0.4g。低鹽固態發酵醬油中的含量:特級、一級和二級分別應≥0.8g、0.7g和0.6g。 一般認為,醬油中所含的氨基酸態氮越多,醬油的味道就越鮮美。但記者卻發現,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日前公布醬油國家監督抽檢結果中,不乏因“氨基酸態氮超標”而被點名的廠家。濟南市食藥局的工作人員稱,有些企業為追求氨基酸態氮含量而進行食品添加,因此過高的氨基酸態氮含量也值得懷疑。 在濟南各商場的貨架上,不乏氨基酸態氮含量較高的醬油,比如魯花、味達美和海天的特級醬油上都標明:氨基酸態氮含量≥1.2g/100ml。李錦記的一級草菇老抽上標明:氨基酸態氮含量≥0.7g/100ml。這些醬油的配料表里都有谷氨酸鈉。 山東省社會科學院教授王賽時說:“市面上的醬油品種很多,主婦們沒必要把所有的醬油買回家。一般來說,炒菜或蘸食宜用生抽醬油,燉菜、紅燒常用老抽醬油。大部分產品屬于兼用型,做各種菜都可以用。”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