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溫州全市
??? 6437份食品標本中檢出
??? 八大類風險因素
??? 近3年來,我市通過系統和持續地收集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監測數據及相關信息,進行綜合分析。2013年采集6437份公眾日常消費較大的24大類食品和1大類食品包裝材料及餐飲具樣品,主要包括嬰幼兒食品、肉及肉制品、冷凍飲品、酒、水產品及其制品、米面制品等。
??? 市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衛生所副所長林丹告訴記者,去年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樣本量覆蓋面達0.7件/千人,監測項目包括食品中化學污染物和有害因素、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結果顯示,8類食品有風險隱患。
??? “織紋螺中河豚毒素檢出率高,食用后容易引發中毒。”據介紹,對蟶子、花蚶、牡蠣、文蛤等19份新鮮貝類的進行抽檢,3份織紋螺中2份檢出含河豚毒素。另外,20份烤魚片中,1份檢測出河豚毒素。
??? 河豚毒素是能麻痹神經的劇毒,中毒后發病很急,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嚴重的四肢癱瘓、呼吸困難,甚至昏迷死亡。一般進食后半個小時至4個小時內就會發病。目前,對河豚毒素沒有特效解毒劑,一旦發現中毒,應盡快去醫院用催吐、洗胃等方式去除毒素。
??? 另外,溫州人*愛吃的楊梅也監測出不少問題。“50份的樣本中,46份檢測出植物生長調節劑或殺菌劑殘留。”林丹說,國家對部分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殘留限量有嚴格標準,允許少量合理使用,建議市民在食用前*好用鹽水浸泡20-30分鐘后再用清水洗凈。
??? 全市對包括本地生產和外地生產的不同品牌2263個桶裝水樣品進行檢測,不合格的有1101份,達48.65%.主要發現菌落總數、大腸菌群和銅綠假單胞菌等超標。
??? “這與桶裝水的生產工藝、運輸過程及桶回收后的反復利用都有一定關聯。”專家建議,飲用桶裝水時,一定要燒開喝。
??? 根據監測,面制品、早餐食品普遍鋁超標,部分袋裝鴨舌里含有致病菌、冰淇淋等冷凍食品菌落總數超標、淡菜食品中貝類毒素超標、水產品中有副溶血性弧菌等均有發現。
??? 5歲以下嬰幼兒
??? 更易感染食源性疾病
??? 去年,市疾控中心對包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市中醫院、瑞安市人民醫院、文成縣人民醫院及泰順縣人民醫院等5家哨點醫院進行食源性疾病監測,監測對象為以腹瀉癥狀為主訴就診的病例,每日排便3次或3次以上糞便性狀異常者(稀便、水樣便、黏液便或膿血便等。
??? 在監測的2196例病例中,共采集糞便樣本1615份,實驗室結果顯示,其中檢出陽性致病菌95份,病原體檢出率排前三位的是諾如病毒、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門氏菌。“通過追蹤調查,目前監測的食源性疾病病例均屬于散發病例,沒有出現聚集性群體暴發事件。”林丹說。
??? 通過了解,副溶血性弧菌多由食用水產品直接或經交叉污染所引起,諾如病毒則可通過污染的水源、食物等傳播。
??? 工作人員介紹,在三種主要的食源性疾病中,沙門氏菌和諾如病毒感染以0-5歲嬰幼兒為主,成年人則以感染副溶血性弧菌為主,尤其是26-35歲年齡段。
??? 根據統計,水產品及相關制品、肉及肉制品、嬰幼兒食品等三類食品為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可疑暴露食品。
??? 預防食源性疾病,專家建議,不喝未經煮沸的水,避免食用不衛生的水果、蔬菜、涼拌菜等,一旦發現食物腐爛變質,要立即倒掉。對一些自身易攜帶致病微生物的食物,如:螺螄、貝殼、螃蟹等水海產品,食用時一定要煮熟蒸透,杜絕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鹽腌后直接食用等不良飲食習慣。此外,加工生、熟食品時要將刀、案分開,容器分開。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