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隨著央視“3·15”晚會對澳妙可
??? 新聞回放
??? 澳妙可奶粉篡改保質期被查封
??? 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陳熙指出,目前發現問題的oz milko音譯“澳妙可”奶粉共有兩批,共52312罐。目前已發現,997罐奶粉的罐底產品保質期有明顯重新噴制的痕跡。有的中文標簽標注著保質期為2014年5月,而罐底噴制的保質期為2015年10月。
??? 目前,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已對問題奶粉予以封存,正在對相關企業進行調查。
??? 名稱之亂:是澳妙可還是美澳勵?
??? 北京商報記者查閱oz milko產品信息后發現,除國家工商總局曝光的澳妙可外,oz milko在國內還有另外一個音譯名--“美澳勵”奶粉。
??? 據美澳勵代理商江蘇明欣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欣醫藥”一位曾負責奶粉業務、現已離職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款美澳勵奶粉系由澳大利亞乳制品公司ozdairy foods(音譯“澳添勵”生產。
??? “當時明欣醫藥并不是與澳添勵直接簽訂合同,而是與澳華集團和福建經貿口岸有限公司簽訂經銷的三方協議,澳華作為中間商,承諾使明欣醫藥成為美澳勵奶粉在國內的總代理商。”據上述負責人介紹,按照當初協議,明欣醫藥以2000萬元的價格,通過澳華集團向澳添勵購買了20集裝箱美澳勵奶粉,但2012年9月16日到達明欣醫藥倉庫的卻只有3集裝箱貨物。后續的貨物則一直遲遲沒到,這也導致明欣醫藥無法順利開展代理。“澳華集團還曾特別因為這件事主動提出要替我們與澳添勵交涉打官司,然而至今無果。”
??? 商標注冊之亂:多代理商搶注
??? 除音譯名混亂之外,該產品的商標注冊也同樣雜亂不堪。在中國工商網上能夠查到,美澳勵商標是在2013年6月7日經澳添勵注冊的,同時明欣醫藥也在2012年至今不斷申請注冊美澳勵商標但一直沒有被審批通過。此外,查詢澳妙可商標,更是存在澳懿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明欣醫藥、溫州市昌融貿易有限公司、南昌金鼎營銷有限公司和成都陳唐黎商貿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在申請注冊。
??? 成都陳唐黎商貿公司工作人員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己公司代理的澳妙可是從澳大利亞工廠海運進的貨,除了已經賣掉的,現在倉庫內還有沒賣掉、馬上要過期的貨品,廠家當時就規定過期貨不換不退,所以正在想辦法怎么銷毀這批貨。
??? 澳華:中間商還是母公司?
??? “當時到貨的3集裝箱美澳勵奶粉的批次生產日期為2012年5月,保質日期為2014年5月,也正是此次被曝光的批次。”上述原負責人透露,截至其離職前,倉庫內的3集裝箱貨物均未對外出售,除了澳添勵發貨問題外,明欣醫藥還在代理合同簽訂后,發現淘寶上還有和這款相同、但被音譯為澳妙可或是美妙可等中文名稱的產品,明欣醫藥也曾試圖和淘寶投訴,但也沒有相關的解決辦法。
??? “據我了解,澳妙可目前在國內各地的代理商很多,除明欣醫藥外,廣西、無錫和海南等其他區域還有多個經銷商,但都沒有明欣醫藥進貨量這么大,一般打款100萬-300萬元,且簽訂合同時也并不知道還有其他代理商的存在。” 上述原負責人透露。
??? 北京商報記者在明欣醫藥官網看到,其曾在雅安地震時,向四川捐贈過150箱美澳勵奶粉,而當時的企業宣傳中曾明確使用“江蘇明欣醫藥集團有限公司是澳大利亞‘美澳勵’奶粉的中國總代理”.
???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11月,美澳勵還曾因為宣傳百年品牌被曝涉嫌虛假宣傳。當時澳添勵公司對外解釋為“oz dairy”,是1980年成立的家族企業,百年品牌是江蘇某公司的虛假宣傳,公司的主要品牌澳添勵在中國并沒有**代理。
??? 截至發稿前,澳華集團官方的聯系電話一直未能打通。
??? 但北京商報記者卻在澳華集團網站上看到,這家以美澳勵中間商身份與明欣醫藥簽訂代理合同的公司,其公司架構里澳添勵乳制品貿易有限公司赫然在列,且在澳華乳業的官網上也明確寫出“澳華乳制品項目是澳華集團自2011年開始的重點投資項目,為中國市場研發產品”,并稱“目前澳華乳業已經上市的產品有:美澳勵嬰幼兒配方奶粉”.換句話說,澳華集團實際上是澳添勵和澳華乳業的母公司,根據工商注冊信息,其集團董事局主席陳海波為澳洲移民華人,既然是美澳勵的母公司又為何在與明欣醫藥簽訂代理合同時以中間商的身份出現,澳華集團又否定對本次篡改生產日期事件負責,北京商報記者將繼續關注。
??? 遭“3·15”曝光企業回應
??? 瀘州老窖:無法判斷絮狀物由來
??? 北京商報訊(記者 金曉巖昨日,有消息稱河北一位消費者在瀘州老窖永盛燒坊酒內發現絮狀物。對此,瀘州老窖表示由于當時產品已處于開瓶狀態,并且對方并不能證明該產品從正規渠道購買,雖然公司提出一定賠償,但無法滿足該消費者更高的賠償要求。
??? 瀘州老窖方面昨日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由于當時公司職員去現場核實情況的時候該款產品已經處于開瓶并被喝空的狀態,無法判斷該棉絮物是廠家所為還是產品開瓶后其他污染導致,因此對該消費者做出一箱永盛燒坊相同產品的賠償,但該消費者并不滿意,而是提出需要3箱國窖1573或是1萬元現金作為賠償,*終雙方協商無果。
??? 海馬:堅稱油耗檢測過程符合國標
??? 北京商報訊(記者 錢瑜針對央視“3·15”曝光海馬等汽車企業和部分檢測機構相互勾結,共同制造虛假油耗,北京商報記者致電海馬汽車集團營銷管理部部長湯斯,其表示,海馬汽車的油耗和送檢過程符合國家標準。
??? “經過和公司技術部門的溝通,海馬汽車的油耗和檢測程序都是符合國家標準的。”湯斯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車輛的油耗檢測是過程性的,在新車的研發過程中,車輛要被送去檢測機構進行多次第三方檢測,*后使得量產的產品油耗達到國家標準。但是對于北京商報記者提出的“央視報道的內容只是新車研發過程中的某一次檢測,而不是*后一次”問題,湯斯表示對央視的報道不予以評論。
??? 湯臣倍健:魚肝油已獲保健食品批號
??? 北京商報訊(記者 趙秀靜在魚肝油被“3·15”晚會曝光后,湯臣倍健連夜發布聲明,表示公司生產的魚肝油并非普通食品,而是保健食品,已獲批號,目前正在準備上市。但專家表示,將藥品當成保健食品出售已為行業慣例,湯臣倍健實際在打行業“擦邊球”.
??? 日前,在今年的“3·15”晚會上,央視曝光嬰幼兒吃的魚肝油主要成分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D,是一種藥品,不適當的使用會對嬰兒有傷害。食品飲料行業戰略營銷專家徐雄俊表示,將藥品定義為保健食品出售已為行業慣用的手法,這樣既可以避開監管部門對于藥品的嚴格監管,又能打消消費者對普通食品功效的疑慮,而保健食品確實能夠俘獲大批消費者。
??? 相關報道:
????????????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