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繼續鎖定"三農",聚焦農村改革和現代農業發展,對2014年及今后一個時期的農業農村工作進行了部署。
??? 天下糧倉,國運所系。
??? 2004年以來,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扶持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生產發展的重大政策措施,有效地調動了地方政府重農抓糧和農民務農種糧的積*性,糧食產量實現創紀錄的"十連增",2013年糧食產量達到60193.5萬噸。但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國農產品供求格局已發生深刻變化:一是主要農產品供求關系由總量緊平衡、結構性短缺,向產需缺口繼續擴大、結構性矛盾進一步突出轉變。二是主要農產品生產向主產區進一步集中,大范圍、長距離運銷格局業已形成。三是消費結構快速升級,消費者更加注重農產品質量和安全。在新形勢下,實現我國糧食中長期供求平衡的要求更高、難度更大、挑戰更嚴峻。在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以及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的拉動下,農產品消費需求的增長速度快于國內農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張冬科張征產品供給的增長速度,并且供求缺口逐步擴大。2012年糧食總需求為12839億斤,自給率為91.8%,供求缺口仍在1000億斤以上。從結構看,小麥、稻谷、玉米三大谷物供求基本平衡,玉米缺口呈擴大趨勢;大豆、食用植物油、食糖和棉花明顯短缺,自給率分別為18%、40%、80%和75%.與此同時,我們不僅面臨著耕地質量下降、水資源不足、生態環境壓力不斷加大的硬約束;還面臨著科技有效支撐不足、國際糧食市場動蕩的軟約束。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任務不是輕了,而是重了。
??? 在這種情況下,構建新形勢下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就成為必然選擇。這個糧食戰略的核心是立足國內基本解決人民的吃飯問題,也就是中國人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過去我們在糧食安全問題上,強調保全部、保所有品種,是當時歷史條件下的正確選擇,事實上我們也做到了。面對新形勢、新變化,必須合理配置資源,集中力量**把*基本*重要的保住,就是保谷物、??诩Z。具體講就是國內生產要有所為有所不為,確??诩Z自給。這是由我國資源稟賦實際所決定的。通過國際市場滿足我國所需的飼料用糧等短缺農產品供給,則是從經濟全球化背景和國際市場提供能力作出的綜合考慮。努力提高國內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有效利用國際資源和市場,實現中長期供求平衡,這是作為世界上人口*多的國家掌握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給主動權、夯實國家長治久安基礎的必然戰略抉擇。
??? 同時必須明確,糧食生產一刻也不能放松。為此,今年一號文件從多方面作出了部署。強調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劃定基本農田,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把加強農業科技創新、農業基礎設施和物質裝備、農產品市場流通等現代農業支撐體系建設作為根本出路,*大限度地發揮良種良法、農田水利、農業機械、信息技術和營銷網絡等在改造傳統農業中的重要作用,特別是要做強自己的民族種業。要加大力度落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進一步明確中央和地方的糧食安全責任與分工,主銷區確立糧食面積底線等政策舉措。
??? 文件要求在重視糧食數量的同時,更加注重品質和質量安全;在保障當期供給的同時,更加注重農業可持續發展。這就是說,我們不僅讓老百姓吃得飽、吃得好,更要吃得健康、吃得放心。我們不僅今天要吃飽吃好,更要讓我們打造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保障我們的子孫后代也能夠吃飽吃好。
??? 面對餐桌上的浪費,文件號召增強全社會的節糧意識。這就告誡全社會,我們不能一邊投入大量財力物力人力增產糧食,一邊又在嘴邊大量浪費糧食。要堅持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輿論導向,在全社會宣傳普及科學膳食的食物消費觀,讓節約糧食的自覺行為蔚然成風。同時,要通過政策引導、技術進步、設備更新等措施,減少農產品生產、收獲、儲存、運輸、加工全過程的損耗和浪費。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