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可在今年11月份,網上一則題為"白
??? 央視網(記者李文亮 孫肖萌 報道 *近,題為《白米飯--垃圾食品之王》的文章在網上被瘋狂轉發,聳人聽聞的標題讓網友們大吃一驚。文章稱,白米飯幾乎不含
??? 針對網貼對白米飯的聲討,有網友回帖說:"白米飯的升糖指數和油炸土豆相當,吃多了還易得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也有網友不認同網帖的觀點,回帖說:"哪有什么食物既包含蛋白質,又含有脂肪還有纖維素、維生素的?大家對米飯的要求太苛刻了。"
??? 那么,白米飯是"垃圾食品"要少吃,是真的嗎?
??? 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馬冠生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白米飯并非網上所說的"一無是處",更談不上是垃圾食品。
??? 消費者:這種說法很荒唐
??? 米飯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主食,怎么會是垃圾食品呢?央視網記者對消費者和商家進行了走訪。
??? 在環山路上一家超市,銷售大米的工作人員告訴央視網記者,各種品牌的大米都賣得非常好,也曾遇到過消費者來詢問有沒有"無糖大米"的情況,但從沒聽說過白米飯是垃圾食品的說法。
??? 正在選購大米的康先生說,自己是南方人,盡管已在濟南生活了十幾年,但從小吃慣了米飯,現在還是離不開。康先生說:"**不吃米飯,就好像沒吃飯。網上的說法也太荒唐了吧,應該是造謠。"
??? 專家:米飯不是產生糖尿病的罪魁禍首
??? 網帖中說,"高消耗白米飯的人可能會導致的糖尿病的風險增加。每增加一份白米飯,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就增加10%."對于這一說法,專家認為,二者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
??? 專家表示,米飯并非網帖說得一無是處。其營養成分表顯示,碳水化合物占70%-80%,蛋白質占8%-10%,脂肪占1%.此外,米飯還含有礦物質、B族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營養成分并不單一,更談不上是垃圾食品。
??? 齊魯石化醫院的聶云梅醫師表示,糖尿病發病原因諸多,每個患者個體也有差異,除了由一些繼發性糖尿病外,還與遺傳、飲食和運動等有很多關系。許多人食譜中高油高鹽食物、油炸食物的比例增加,都會增加糖尿病的發病風險。以米飯為主食的人只要吃得適量,不必過分擔心。
???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食品科學博士范志紅認為,白米飯的問題出在"白"這個字上。精白處理的大米飯,更易消化吸收,但餐后易導致血糖上升。如果沒有足夠的運動來消耗,總是處于高血糖狀態,就會增加脂肪的合成,惹來糖尿病的麻煩。
??? 多位營養專家接受采訪時指出,飲食結構不合理、多吃少動的生活方式才是導致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元兇",不能簡單地將糖尿病增多歸因于米飯吃得多。
??? 營養師:合理膳食關鍵是總量控制和均衡搭配
??? 專家指出,食物沒有好壞之分,關鍵在于平衡。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生活方式。谷類食物是我國居民傳統膳食的主體,事實上,每天的主食攝入低于50%,反而會增加患上慢性病的風險。
??? 因此,飲食應"食物多樣,谷類為主",主食也要粗細搭配,品種多樣。喜食精白米面的家庭不妨添點粗糧和雜糧,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注意葷素搭配。
??? 專業營養師表示,主食不能吃得太少。人體能量的三大來源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科學配比應當是碳水化合物不低于55%,脂肪不高于30%,蛋白質15%左右。中國營養學會制訂的"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提倡食物多樣化,以谷類食物作為寶塔的*底層(需要量*多的食物,建議成年人每人每天的主食量為300-500克。
??? 近日,專家表示,米飯并非網帖說得一無是處。其營養成分表顯示,碳水化合物占70%-80%,蛋白質占8%-10%,脂肪占1%.營養成分并不單一,更談不上是垃圾食品。
??? 白米飯是"垃圾食品"要少吃的說法,是假的。專家表示,國人正因為長期以谷類為主食,糖尿病、心血管病的發病率遠遠低于以高蛋白、高脂肪肉類為主食的歐美。不過頓頓都吃白米飯,也不是健康好習慣,一定要保證主食食材的多樣化,做到種類平衡、攝入和消耗平衡。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