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中國國家安全論壇副秘書長彭光謙日前公開對轉基因作物提出質疑,他認為轉基因不能提高作物產量,他說:“新西蘭學者海尼曼教授的研究團隊用五十年的實證數據比較,說明轉基因出現以后,不采用轉基技術的西歐,其產量本身以及產量增長的趨勢都高于采用轉基因技術的北美,轉基因大豆、玉米、油菜均是如此?!?/p>
《**財經日報》記者查證發現,根據美國農業部今年9月發布的世界農作物生產報告,在油菜籽方面,2011/2012市場年度,美國油菜籽的平均產量是每公頃1.65噸,歐盟28國的平均產量是2.86噸,油菜籽單產歐盟的生產水平確實高于美國。
但是另外兩種作物的單產水平并非如彭光謙所說。在大豆方面,2011/2012市場年度,美國是每公頃2.82噸,歐盟28國是2.74噸;玉米方面,美國是每公頃9.24噸,歐盟28國是7.48噸。美國大豆和玉米的單產水平都高于歐盟28國。
農業部的文章稱,目前,轉基因技術正朝著改善農藝性狀如光合效率、肥料利用效率、抗旱耐鹽和改善品質等技術方向發展,含有復合功能基因的新一代轉基因作物的研究開發近年明顯提速,成為技術競爭的新熱點。農業部的文章還說,據*新研究發現,農作物產量不是由單一基因決定,農業上的增產更是受多種因素影響,轉基因抗蟲、抗除草劑品種能減少害蟲和雜草危害,減少產量損失,實際起到了增產的效果。因此,轉基因農作物的增產效果是客觀存在的。值得一提的是,巴西、阿根廷等國種植轉基因大豆后產量大幅度提高,已分別成為全球第二、第三大大豆出口國;南非推廣種植轉基因抗蟲玉米后,單產提高了一倍,由玉米進口國變成了出口國;印度引進轉基因抗蟲棉后,也由棉花進口國變成了出口國。
據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發布的2012年年度報告,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已由1996年的170萬公頃發展到2012年的1.7億公頃,17年間增長了100倍。截至2012年底,全球59個國家和地區批準轉基因作物進口用于食品、飼料或種植。其中,已有28個國家批準了25種轉基因作物的商業化種植。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