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荊楚網訊? 文/記者舒暢 鄒媛 圖/本報記者曹大鵬 實習生鄒琪
@楚天金報:#曬10年沒漲價的東西#近10年來,似乎我們周圍的一切都在漲價,熱干面三四元一碗,羽絨服千元一件,房子上萬元一平米……但回過頭來想想,我們身邊是不是有些商品和服務,并沒有隨著通脹而漲價,甚至10年來不升反降呢?大家不妨一起曬一曬吧。
【一個樣本】
夕陽西下的黃昏,他總是靜靜等在宿舍樓下。看到她下來,他綻放了笑容,遞過一片口香糖。那淡淡的甜味,仿佛融化了深秋的寒意。
這是屬于她的青春記憶。10多年來,每吃起口香糖,這個場景便閃現在腦海里。“如今我們都已成了家,但那些讀書時的青蔥歲月,又怎能淡忘?”昨日,在談到“10年來什么沒漲價”的話題時,武昌的劉小姐**個就想到了口香糖。
“當時,一支5片裝的綠箭只要1.5元,他說是*實惠的零食。沒想到,10多年來,這個價就一直沒變過。”劉小姐感慨地說。多年來,仿佛身邊所有的東西都在漲價,“有時你甚至感到有些害怕,比如沒買房的時候,我和先生每天都為房價猛漲而睡不著覺”。但有些物品,仍頑強地堅守著以前的價格,“就像口香糖,雖然它看上去無足輕重,但10年不變的價格,確實讓我對于過去,保有一份美好的回憶”。
【微博調查】
200網友參與本報微調查
像劉小姐一樣,觸物生情的人不在少數。
近兩日來,本報新浪、騰訊官方微博,針對“10年來什么東西沒漲價”所做的一項調查,就引發網友集體“懷舊”。據不完全統計,200多名網友以回帖轉發等方式參與此項調查。結果顯示,在沒漲價物品中,有四成網友列舉了生活類用品,三成網友列舉了交通工具,另外三成網友則選擇了零食。
記者統計發現,網友們列舉的幾十種商品,大到汽車、電腦配件,小到食鹽、肥皂、泡泡糖等。其中,生活用品類有:針線、燈泡、火柴、打火機、蠟燭、作業本等;食品類有:咪咪蝦條、大大泡泡糖、無花果肉、袋裝的食鹽、醬油等;交通工具類有:自行車、公交車票等。
有細心的網友還發現,部分商品如某些型號的飲料,雖然價格沒漲,但分量卻減少了;還有些商品如汽車、數碼相機、手機等,不僅沒漲價,價格反而還一路下滑。
【消費者說】
食鹽打火機堪稱“價堅強”
昨日,記者走訪了江城多家連鎖超市發現,日常生活用品中,食鹽、洗衣皂、打火機等都沒漲價。
漢口常青花園的胡阿姨對此深有感觸,雖然食鹽的品牌蠻多,但價格一直是1.5元一袋。平常手洗衣服用的肥皂也一直沒漲,價格在2.8元-4元之間。
在武昌某高校超市,大三學生小謝說:“小浣熊干脆面,雖然現在有各種各樣的口味,包裝也更洋氣,但還是賣1.5元。”“現在什么都在漲價,但常吃的零食卻沒漲,感覺很幸福。”記者了解到,真知棒棒糖售價0.5元,
電腦、數碼相機等電子產品10年來降價很厲害,不少市民深有感受。漢口某外企的何女士告訴記者,她購買的一部蘋果4s手機,價格超值,“500萬像素,8GB內存,價格才4000多元”。15年前,她所在公司的部門經理,為了進行貿易洽談,在香港花費2萬元,買了一部摩托羅拉[微博]“大哥大”,入網費6000元。“那時有它在手,吃飯喝茶談判,往桌上一放,立刻引來無數羨慕的眼光。”
【供貨者說】
手機當作白菜賣
公交車票沒漲價,已成網友共識。武漢公交車票,還先后兩次推出優惠方案。
據武漢公交集團負責人介紹,2009年1月1日,市民乘坐1.2元票價的公交車時,投幣和刷卡優惠均只需1元。從2010年2月1日開始,武漢市公交優惠新方案出臺,其中普通車刷卡由0.9元優惠至0.8元,雙層車由1.4元優惠至1.3元,高等級空調車由1.8元優惠至 1.6元。
競爭的加劇,讓電子商家不斷降價賺人氣。在武昌廣埠屯資訊廣場,一商鋪店主自嘲,“手機當作白菜賣”。他說,市民選擇范圍越來越寬,不僅可以在內地買,還能在香港、澳門等地,甚至在網上代購,市場競爭激烈,價格自然下降。
而超市售貨員則告訴記者,日用、副食品生產工藝成熟、原料低廉,且競爭激烈,因此價格變化不大。“相比較而言,百貨就漲得多些。”
【專家觀點】
三大主因造就“價堅強”
價格10年未上漲,除了賣方說法外,還有哪些深層次原因?記者就此采訪了本報專家顧問團成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MBA學院的黃漢民教授。
黃教授指出,物品價格主要受兩個因素的影響:原材料成本和市場供求關系。打火機和部分小零食,原材料成本低,市場競爭激烈,屬于非緊俏商品,價格漲幅不大。而肥皂、醬油等日用品,不僅出現洗滌劑等多種替代品,而且在市場上也處于供過于求狀態,所以漲幅也不大。
其次,科學技術的進步與革新,也降低了成本,從而成為某些產品“抗通脹”的另一個重要因素,這在數碼產品、家電等科技含量高的產品中表現*為明顯。此外,像食鹽和公交車票價這樣的公共服務類產品,因關系民生,一般屬于政府定價,或有政府補貼,當然能保持親民價格。
多元化消費已成為趨勢
那么,如何看待“價堅強”?它對我們的消費觀念有何啟示?本報專家顧問團成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MBA學院應斌教授認為,10年間,國內中低檔家電,價格確實有所下降,但高檔、智能化的產品,仍然價格不菲。“我們在看這些10年沒漲價的產品時,一個直觀的感受就是,要不就是它成本低廉、技術含量不高;要不就是技術更新很快,工業化生產規模很大。”因此僅僅從“價堅強”中并不能看出消費觀念的變化。
應教授表示,實際上,國民收入的提高,直接導致居民購買力和消費水平的上升,人們的消費觀正向多元化發展。特別是80后、90后漸漸成為主要消費群體,他們的消費習慣跟父輩不同,更追求個性化的消費,所以高端、定制的物品價格仍然偏高。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