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新聞提示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召開組建之后的首場新聞發布會。國家食藥監總局規劃財務司負責人王小巖指出,目前在
據新華社
治亂當用重典,尤其是在食品安全這個性命攸關、涉及廣大群眾身體健康的領域,更應該對不法之徒“大刑伺候”。正如王小巖所說,人頭落地當然不是我們的目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飲食安全,也避免讓更多的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這或許可以說成是以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
此前,兩高出臺了“史上*嚴”食品安全司法解釋,這一司法解釋的出臺已經為“霹靂手段”吹響了沖鋒號。可以預見的是,當濫用添加劑要坐牢、危害嬰幼兒安全從嚴從重處罰等“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在生產者頭上,他們將會更加的謹小慎微。
但是在暴利面前從來就不缺乏鋌而走險的人,而要對這些人實施“霹靂手段”,**步就是要把他們揪出來,讓他們的僥幸心理落空,讓后來者不敢再越雷池半步。這也就是說,要確保食品安全,除了對人民群眾的菩薩心腸、對不法之徒的霹靂手段,更需要
回顧近年來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常見的往往是以下三種模式。其一,有毒食品讓人得了大病、住了院,醫療機構尋找病因的時候才發現問題。例如三鹿奶粉就是很多寶寶得了腎結石之后才被掀起了蓋子。
其二,國外或者香港地區**發現了問題,從而引發大家的關注。例如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就曾多次**檢出內地生產的雞蛋、雪糕、餅干當中三聚氰胺含量超標。
其三,記者暗訪、媒體曝光之后上級部門表示徹查,生產者和相關責任人受到處理。例如,染色饅頭、漂白蜜餞都是在央視曝光之后才引起監管部門的注意,以至于網友們發出“為什么查處食品安全事件總在媒體曝光之后”的疑問。
這也就是說,以前雖然也有些問題食品是監管部門通過抽查主動發現的,但更多的時候問題食品是通過監管漏洞流向市場的。但是面對這樣的情況,曾有專家學者和相關官員多次表態說“安全的食品是生產出來的,不是監管出來的”。
本月初,山東濰坊姜農濫用農藥神農丹被曝光。據報道,當地出產的姜分出口姜和內銷姜兩種。因為外商對農藥殘留檢測非常嚴格,所以出口基地的姜都不使用高毒農藥。
與出口姜的嚴格管理不同,內銷姜對農藥殘留實行的是抽查制度,一年查不了幾次,無論是做內銷姜生意的姜販還是農戶,都對這種抽查不太擔心。有評論認為:毒生姜不出口只內銷就是一個鮮活的例證,說明有什么樣的標準、什么樣的監管,就有什么樣的食品。
好在上述情況都是“過去式”,隨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組建,食品監管“九龍治水”的情況將會終結,而監管責任也會更加明確,相互推諉的理由不復存在。
安全的食品是生產出來的,更是監管出來的!基于此,我們必須達成這樣一種共識:除了要讓謀財害命的生產者傾家蕩產、人頭落地,也要讓監管部門的瀆職者身敗名裂、鋃鐺入獄——有了這樣的左右夾擊,食品想不安全都難!
本報評論員 龐嵐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