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圖為王女士家購買的“無鹽”
本報訊(記者 李姝陽 實習生 孫瑜琳)“購買的時候明明認準了是無鹽味精,怎么炒出來的菜還是這么咸?”近日,市民王女士通過熱線96333向我們反映,自己從高橋市場買的無鹽味精味道“怪怪”的,嘗起來分明有咸味。這是怎么回事呢?
市民遭遇
無鹽味精有點咸
記者來到王女士位于楓林綠洲小區的家中,聽她講述了自己的遭遇。“因為一家人口味都比較清淡,所以炒菜放的鹽一直比較少,但*近炒出來的菜非常咸,*后發現,完全不用鹽也有咸味。”百思不得其解的王女士,對自家的調味品開始進行“篩選”,*終發現,問題出現在*近購買的一袋“無鹽味精”上。“我用手蘸了點放在嘴里,感覺咸得發苦,簡直跟純鹽沒兩樣。”記者也蘸了點味精試了試,發現確實有點咸。
實地調查 摻鹽味精也稱“無鹽”
昨日,記者來到高橋調味品批發市場進行了實地采訪。經調查發現,該市場上經營味精零售和批發的店面有十幾家,所售味精品牌相對集中,主要有加加味精、西湖味精、蓮花味精及99梅花牌味精。記者以飯店食材采購者身份進入一家名為“順利調味商行”的店鋪進行采訪,老板非常熱心地介紹起自家的無鹽味精,“我這的無鹽味精只有加加和西湖兩個品牌,加加的200克裝賣2.8元,西湖的稍貴,200克裝賣2.9元。”
“我怎么確定你這的味精是真正的無鹽味精呢?”記者問道。“肯定是正品啊!包裝袋上都有注明的,
深入發現
加鹽味精多供給集體食堂
在記者調查的過程中,恰巧遇到一位開車來采購味精的采購者。
這位采購者輕車熟路地來到一家味精店,老板也很默契地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味精,記者上前一看,他所購買的味精為一麻袋50斤的大包裝,包裝上印著“無鹽味精”四個大字。
隨后,記者以同行的身份,走上前去與這位張姓采購者攀談。“這些味精都是**食堂的,又賺不了什么錢,實惠**。”這名采購者說。當問及這位采購者,對這些味精里添加鹽的事情是否知情時,這名采購者顯得毫不在意:“肯定知道啊,不加鹽能是這個價格么?再說,炒菜本身不就要放鹽么。”
負責供貨的這家店老板也坦稱,這種加鹽的味精,一般都是這種集體食堂才會購買,私人幾乎很少有人問津。
實情揭秘
味精中加鹽可多賺三倍
根據2007年正式實施的味精行業新國標,味精產品共分三類,其中無鹽味精的標準是谷氨酸鈉含量不得低于99%。
業內人士透露,
支招提醒
如何辨別摻鹽過多
長沙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專家介紹,從視覺上看,純度味精呈透明、規則的長方形晶狀體,無雜質、無結塊。發烏的或是其他形狀的都含其他物質;從味覺上,味精有澀的味道,若嘗后有苦咸味而無魚腥味,說明這種味精摻入了食鹽。
每日味精攝入量標準
對于味精,也如鹽一樣不能過多地食用。成人每日味精攝入量每公斤體重不超過120毫克,也就是說一個50公斤體重的成人,每天*多只能食用6克99%的味精。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