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食品領域"職業打假"向行政訴訟擴展 法官:或有助于行政機關依法行政
??? 視點關注
??? 17年前,"王海打假"事件家喻戶曉。此后,不斷出現的打假案例不僅增強了消費者的維權意識,也改變著消費市場的格局,對于凈化市場、促進生產銷售者誠信經營起到了積*作用。
??? 但是,作為一門職業的"打假"卻隨之應運而生。經過多年發展,現已形成了職業打假人明知產品存在瑕疵、缺陷而購買、消費,然后以零售商虛假宣傳等為由訴至法院索取賠償的常態模式。
??? 本報訊 打假,在經歷了多年"發展"后,幾乎形成了一個職業。而如今的職業打假者,不光局限在跟商家的"較真"上,一些行政執法部門也相繼成為職業打假者的訴訟對象。盡管這些職業打假者刻意尋找監管空白、法律漏洞,所行之事讓相關部門*為頭痛,其某些行為也存在不少爭議,但不管是他們為私利也好,為搏出位也罷,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職業打假向行政訴訟的擴展,可以讓行政執法部門緊一緊依法行政、加強監管這根弦。
??? 記者近日從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法院了解到,當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職業打假現象也發生了變化:職業打假人知假買假后,先與銷售者進行協商,協商不成,則向工商、質檢等行政機關申訴;一方面以銷售糾紛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另一方面,以對行政機關不履行法定職責為由不服處理結果,將行政機關起訴至法院。打假訴訟已向民事與行政訴訟并重轉變。
??? 職業打假人"通吃"民行案件
??? 2011年10月8日,陳龍(化名在某商場購買了"參燕莊濃縮血燕"9瓶,共計3840元。該產品外包裝盒上標注了"參燕莊**濃縮燕窩"字樣。
??? 同年10月12日,陳龍就向當地工商局舉報該商場銷售的燕窩違反《
??? 10月18日,工商局以燕窩的生產廠家違反廣告法發出責令改正通知書,責令其在15個工作日內停止發布(銷售并更正。12月9日,工商部門作出舉報調查情況通知書,陳龍對舉報調查情況通知書不服,向上一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提起復議。上一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予以維持。2012年4月23日,陳龍以產品銷售者責任糾紛為由,將商場訴至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法院。而在民事案件審理進程中,陳龍又以其對工商局作出舉報調查情況通知書不服為由,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 據江北區法院行政庭副庭長江朝麗介紹,今年以來,該院受理類似的由職業打假人引發的行政訴訟8件,并存在不斷增多的趨勢,而以前職業打假訴訟僅存在于民事訴訟領域,并無一件行政案件。
??? 經營者維護"名譽"不甘失敗
??? 為何職業打假人的手段發生了變化?事實上,這與當前職業打假人所面臨的打假現實情況分不開。
??? 記者采訪了解到,此前,由于商場產品供應鏈監控薄弱、內部管理上存在漏洞以及行政部門如工商、產品質量監管等對商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尚有欠缺,導致商場的問題產品屢屢出現,給打假者提供了打假的"土壤".同時,當前關于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律制度不斷完善,也給打假者提供了法治環境。
??? 另一方面,在早先的打假過程中,商家基于商場的聲譽考慮,一般都會選擇息事寧人,與打假者"私了",使得打假者"有利可圖".然而,近年來,隨著商場管理水平的逐漸提高,產品進貨監管不斷加強,法律意識不斷增強,商場面對打假者的要求越來越有"底氣".
??? 據江朝麗介紹,職業打假人之間都相互熟悉,形成了一個職業打假小團體,常會通過抱團的形式參與案件處理,從而導致打假者訴訟標的不斷增加。因此,商場不得不積*"應戰"職業打假者,避免不堪重負的維譽成本。
??? 在記者走訪的重慶幾大商場中,大多數商場人員對記者坦言,現在對打假者提出的無理和過高要求一般不予考慮,更愿意通過訴訟途徑解決。
??? 食品領域成打假主要戰場
??? 重慶市五中院的法官介紹說,近年來,采取行政申訴、行政訴訟方式的職業打假人越來越多,其專業化水平日漸提高。他們對相關領域的法律、法規和行政程序非常熟悉,識假、辨假、打假手段和技巧較多。
??? 據介紹,職業打假人一般無固定職業,以訴訟為生,善于鉆研相關法律及行政程序中模糊地帶的法律空白及法律法規間銜接不暢的問題,具備一定的法律法規運用能力。在向行政機關舉報或申訴后,對行政機關作出的對其不利的處理結果能迅速采取復議、訴訟方式應對。同時,職業打假人收集固定證據的手段也更加專業,采用了高科技產品錄像取證,訴訟索賠成功率高。除了關注其反映的銷售者產品質量問題的處理動態外,程序性問題也成為職業打假人關注重點,如行政機關受理、答復或調解時間超時、行政文書制作不規范、信息公開不及時以及未及時告知起訴法院和時間等。
??? 記者了解到,職業打假向行政訴訟拓展的主要原因有三點:舉證責任較輕。工商部門作為被告需要承擔主要舉證責任;訴訟成本較小。相較于民事訴訟由原告按標的額的比例預交訴費,行政訴訟中,原告只需交納少量訴費,成本較小;職業打假人容易實現經濟利益。在訴訟中,職業打假人通過工商部門間接向企業施加壓力,一定程度上會迫使企業同職業打假人和解,獲得高額賠償。
??? 江朝麗告訴記者,食品類案件為職業打假行政訴訟的主要類型。職業打假人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的案件,多數與食品問題有關,包括食品的保健功能、標簽使用、標志、有機食品以及食品的質量安全問題。
??? 以江北區法院為例,今年受理由職業打假人引發的行政訴訟8件,均涉及食品領域。而該院今年1至9月受理的109件產品銷售者責任糾紛中,涉及鴨脖的有5件、涉及調味料的有25件、涉及豆瓣醬的有3件、涉及蜂蜜的有25件。
??? 江朝麗分析認為,選擇食品領域,主要在于食品安全監管職責不明確,監管錯漏或脫節情況時有發生;同時暴露食品領域存在的問題容易引起公眾共鳴,能很快形成較大輿論陣營,給行政機關以及銷售商造成較大壓力。
??? 行政監管力度提高是關鍵
??? "不能因為打假者以獲利為目的產生'偏見',我們要正確看待打假者的主觀動機,肯定其打假行為對于凈化市場、促進生產銷售者誠信經營、確保安全和諧的消費環境的積*作用,對進一步保障廣大消費者的權益有其重要意義。"江北區法院民一庭庭長張必元說。
??? 記者了解到,對于事關民生領域的消費品來說,職業打假人提起行政訴訟,一方面反映市民對行政機關履職監督,對于法治政府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另一方面,有利于促進行政機關積*開展行政行為,維護產品安全,樹立行政機關正面形象。同時,由于一些行政機關尚未對消費者的投訴引起重視,作出的行政行為不規范,特別是程序性問題,通常容易敗訴。
??? 對此,張必元建議,行政機關如工商局、質監局等應加強對市場交易行為的監管,重點監督管理食品流通領域的生產銷售,不定期開展專項活動查處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行為,依法查處各類質量違法行為,調解和處理產品糾紛。
??? 此外,行政機關還應進一步加強行政行為的程序意識,堅持依法行政,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期限和程序處理消費者的投訴,避免因執法程序不規范導致被訴。法院針對審理過程中涉及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不規范的,要及時發出司法建議,要求其進一步規范執法程序。(徐偉 范登虎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