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10月16日,第32個世界
??? 國家糧食局在全國糧食干部職工中發起倡議,參加24小時饑餓體驗活動,以警醒世人"豐年不忘災年,增產不忘節約,消費不能浪費".
??? 就在世界各國以多種形式紀念之際,來自聯合國*新報告卻指出,在2011-2012年度,全球有8.7億人飽受饑餓折磨,相當于每8個人中就有1個人生活在饑餓當中。更讓人感到憂慮的是,這些人大部分正是從事糧食生產的農民。
??? 盡管我們生產出的糧食足夠地球上每一個人吃飽,但是由于現存的糧食體系不公正,以及持續波動的糧食價格和循環出現的區域性糧食危機,將進一步令數以百萬計的人陷入饑餓之中,而解決危機的辦法只有改變當下生產和分配糧食的方式。
??? "糧食公正"口號由此提出。
??? ●南方日報駐京記者 劉曉靜 實習生 周淑南
??? ◎盡管過去30年全球人口增長了70%,全球農業生產出的糧食仍能保證每人每天所需;然而,全球共有近10億人飽受饑餓折磨,這其中80%以上的正是從事糧食生產的農民
??? ◎在全球約10億人遭受饑荒的同時,卻有15億人飲食過量。相關機構的調查表明,只要回收5%被丟棄的食品,就可以養活大約400萬饑民
??? ◎全世界每年浪費的糧食數量達到13億噸,從市場上購買的食品中,大約有27%當作垃圾丟棄,其中仍可食用卻遭丟棄的占18%
??? ◎餐桌上和超市銷售環節是糧食浪費的兩個重要渠道。當超市說天天都是新鮮的,那就是說天天都會有東西丟掉
??? 糧食公正分配體系存在問題
??? 一方面,社會存在大量的糧食浪費;另一方面,貧困的農戶卻沒有營養的糧食可食
??? ***貧困縣貴州省赫章縣的白果鎮,有一個名為"石板河村"的小寨子,零星聚居著140多戶苗族人家。這里人均耕地不足一畝,主要種植土豆、玉米,靠地吃飯的村民,因為沒有足夠的田地,便拼命縮小生活和活動區域,盡可能地多種植農作物。
??? 村民張明慧家只有1.8畝地,種了玉米和土豆,除去自家用糧,剩余糧食的收入不足以支撐起家庭的日常開支,所以她的丈夫去了河北石家莊打工,她和3個兒子留守在家。
??? 與其他村民一樣,張明慧還希望能夠更多地發展養殖,"養羊、養牛、養雞都好,只是為了丈夫不用外出打工,為了一日三餐不再是'土豆+酸湯+包谷面'."她說。
??? 同樣地處貴州,位于遵義綏陽縣的獅山村,外表看來非常美麗富饒,但由于人多地少,靠土地產出僅能維持溫飽,而2010年、2011年獅山村接連干旱,糧食收成減少達到40%.
??? "村民的主食一般是芋頭和苞米,很少能吃上大米。碰上收成好的時候,村民會買一點兒大米,但都是*差的糙米。"貴州省和仁鄉村發展研究所負責人吉家欽告訴南方日報記者。
??? 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在發展中國家,5億個小農場養活了世界上20億人口。正是這些農民用辛勤的勞動保證著糧食安全,在社會結構中起到了*基礎的作用,但他們的境地似乎并未隨著社會的發展有明顯改善。
??? 另據聯合國糧農組織2009年的報告,盡管過去30年全球人口增長了70%,全球農業生產出的糧食仍能保證每人每天所需,也就是說,我們的糧食是足夠的。然而,全球共有近10億人飽受饑餓折磨,這其中80%以上的正是從事糧食生產的農民。在中國,盡管已經不存在饑餓問題,但仍有約10%的人生活在營養不良的狀態下。
??? "這其實是糧食公正問題,一方面社會存在大量的糧食浪費,另一方面,比較貧困的農戶卻沒有更營養的糧食可食。"國際發展及人道救援機構樂施會指出,這是現存的糧食分配體系存在問題。
??? 糧食公正是擁有糧食的權利,而糧食權是1948年全球人權宣言第25條中的一個重要基礎,所有人都有健康富足生活的權利,這其中當然也包括糧食。
??? 樂施會去年在全球啟動了糧食公正倡導活動,旨在推動一個公平合理的糧食體系,以確保每一個人每天都能獲取足夠的食物。
???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朱啟臻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方面有農民吃不到足夠和有營養的糧食,另一方面卻有人在揮霍糧食,這是糧食不公正的表層意思,從根本上來講,是農戶的貧困問題,但這種貧困原因非常復雜,并非是種糧者即貧困。
??? "比如,一家農戶,一人一畝地,保證溫飽是沒問題的,但這些農戶需要拿糧食去購買更多的生活品、看病、接受教育等,這樣,僅僅種植糧食的收入就無法滿足需求。"朱啟臻說,如果一個農戶家庭僅依靠種植蔬菜和糧食,沒人出去打工就很容易處在貧困線上。
??? 樂施會一份調查報告指出,目前決定糧食生產和流通的體系不公正,生產糧食的人反而沒有糧食吃。"他們很難獲得好的資源,信貸、保險、技術、社會服務、外部支持、研究資料或市場。"上述報告指出,此時更多的人開始從土地出逃,因為打工能夠給他們帶來更多的收入養活家庭。
???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馬驥表示,一個農戶家庭要面臨5大市場,包括農資產品市場、金融信貸市場、勞動力市場、農產品市場以及消費市場,而任何一個市場的任何一點變化都會給本來就脆弱的農戶家庭帶來貧困的威脅。
??? 事實上,我國在保證農民口糧、消除農民貧困方面已經做出許多努力,包括免除農業稅,發放種糧補貼、農業用油補貼,優良種子補貼,水庫除險加固資金等。
??? "用僅有世界7%的耕地和6%的淡水資源,養活了世界上21%的人口。中國在追求糧食公正的全球運動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樂施會有關負責人說。
??? 糧食浪費誰動了你的餐桌
??? 也許,你碗中吃剩的那一粒米就是生產糧食卻處于饑餓中的農民的*后一根稻草
??? 在貴州遵義綏陽縣的獅山村里,村民們**只吃兩頓飯。一頓上午九十點,一頓下午三四點,只有少數人會有晚餐。
??? 和獅山村的情況不一樣,城里的人**有三餐。遇上三五知己聚會時,大快朵頤更是少不了。宴請接待,上萬甚至數萬的餐桌賬單并不在少數,但每次的杯盤狼藉后,卻是一堆因"豪氣"而剩下的菜肴。
??? 如今,糧食浪費"無處不在",這樣的說法并不為過,而我們或許就是其中一個推手。"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事實上,真正懂得這句話的也許只有真正耕作的農民。
??? 據"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RDC近日發布的一項研究結果,美國人每年扔掉的糧食多達40%,這意味著把價值1650億美元的農產品和肉類丟進了垃圾堆。在全球約10億人遭受饑荒的同時,卻有15億人飲食過量。
??? 聯合國糧農組織于今年早些時候發表聲明指出,全世界每年浪費的糧食數量達到13億噸,從市場上購買的食品中,大約有27%當作垃圾丟棄,其中仍可食用卻遭丟棄的占18%.
??? "我們一直買很多東西,但處理垃圾的時候發現,有三成是食物浪費。"在樂施會GROW糧食公正全球倡導活動上,香港作家、《剩食》作者陳曉蕾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如此描述香港的浪費現象。相關機構的調查表明,只要回收5%被丟棄的食品,就可以養活大約400萬饑民。
??? 陳曉蕾指出,餐桌上和超市銷售環節是糧食浪費的兩個重要渠道。"當超市說天天都是新鮮的,那就是說天天都會有東西丟掉。"
??? 與此同時,8月底在瑞典召開的世界水周大會指出了目前的巨大糧食浪費正在加劇水資源危機的問題。
??? "為了養活全球70億人口,我們必須維護并加強為農業生產提供支持的淡水、海洋以及生物多樣性等生態基礎,杜絕浪費。"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稱。
??? 事實上,杜絕浪費之夢已經胎動。全球*大的家具和家居用品零售商宜家開始把其餐廳里剩下的食物放到了格子里而非垃圾桶里。許多城市貧困人群由此得到救助。另據公開資料顯示,香港今年有10多個團體在專門回收食物,街市、酒店、超市賣不出去的食物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回收。
??? "過去很多酒店都想把準備得太多而賣不出去的食物捐出來卻不知道怎么做,現在FOOD ANGEL這個非政府組織就會在晚上10時以后到酒店去收集這些食物回來放進冰箱,第二天翻熱后還會有營養師來確保食物的安全。"陳曉蕾介紹道。
??? 值得一提的是,在FOOD ANGEL這樣行動三個月后,許多超市也表示愿意捐出它們將要過期的食物。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