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近日,"
??? 多款奶粉深陷質疑
???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合生元旗下一款名為合生元兒童微囊乳鈣咀嚼片的產品,其宣傳語這樣寫道:"合生元兒童微囊乳鈣咀嚼片(水果味,有多種水果味和奶味,特別的雙層片設計,豐盈口感、多重風味,讓寶寶愛上吃鈣片!"其產品配料中含微囊乳鈣粉(乳礦物鹽、磷脂。而且在產品說明書中明確注明適宜人群為:有咀嚼能力的3歲以上兒童方可食用本品。
??? 對此,外界質疑,合生元兒童微囊乳鈣咀嚼片包裝上的生產許可證號,在中國QS認證網上顯示的對應產品名稱為"糖果制品",但其產品包裝上未標明任何糖果字樣,按照國家相關規定,普通食品是不能宣傳具有醫療保健功效的。合生元的這種做法已經涉嫌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
??? 而事實上,早在9月20日,就有媒體報道光明"寶寶杯"含有不適用于嬰幼兒食品的乳礦物鹽。報道同時指出,網上銷售的一款名為成長快樂牌乳鈣Q片的產品,其主要原料中也含有"乳礦物鹽".
??? 沒過幾天,又有媒體爆出,目前一款在售的名為"蒙牛未來星兒童成長奶酪"的產品,其配料表中就赫然列有"乳礦物鹽"成分。而且,該款產品并未明確列出適用范圍,僅簡單說明適用于兒童。對此,蒙牛向相關媒體作出回應稱,"蒙牛所有含有乳礦物鹽的產品均非嬰幼兒產品,符合衛生部公告的要求。而且在(有關乳礦物鹽批文(的國家其他公告中并未有要求包裝標簽上予以特殊標識的規定。"不過,仍有業內人士認為,不少同類產品都進行了清晰標識,蒙牛不對產品明確標注,難以擺脫誤導消費者之嫌。
??? 打擦邊球有誤導之嫌
??? "乳礦物鹽基本上3歲以上的孩子是可以吃的,因為他們的消化能力相對較強了;而對于3歲以下的孩子來說,是需要經過特殊處理的,并形成比較容易吸收的離子鈣,很多企業在這方面做得不夠。"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分析師宋亮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乳礦物鹽就好比是明膠,明膠分為藥用明膠、食用明膠和一般飼用明膠,而乳礦物鹽屬于飼用明膠。
??? "3歲以下的孩子需要吃藥用明膠,而3歲以上左右的可以吃食用明膠。換句話說,乳礦物鹽主要是補鈣的,但是不同年齡層的孩子腸胃不同,所以要先對其進行處理。"宋亮說,企業通常為了降低成本,就直接將乳礦物鹽作為食品添加成分使用了。
??? 據了解,國家衛生部早在2009年18號文中就明確規定,乳礦物鹽等7種新資源食品的使用范圍不含嬰幼兒食品。為此,有外界質疑,合生元這款兒童微囊乳鈣咀嚼片中僅標識"3歲以上兒童"為適用人群范圍,有誤導嬰幼兒消費之嫌。
??? 不過,宋亮表示,此次合生元產品上注明"3歲以上孩子"食用其實沒問題,因為有咀嚼能力的3歲以上兒童都能食用本品,他們對于乳礦物鹽是可以吸收的。
??? 對于"合生元違禁物一說",宋亮表示,企業將普通的食品當做營養品來宣傳,有欺騙消費者的嫌疑,但是就乳礦物鹽本身來說,沒有問題。
??? 記者注意到,當前,隨著科技的發展,食品的種類越來越多,對食品的要求也越來越多樣化。無糖、低熱量等需求越來越明確和精細,如何來為不同人群科學、營養的選擇食品是一個巨大的課題。有業內人士表示,只有早日出臺具體政策,指導企業規范食品的生產和宣傳,才能更好地滿足不同年齡、不同營養水平的消費者。
??? 宋亮表示,所謂食品分級制,就是按照年齡、消費習慣等將食品進行分級,不同年齡段的人對食品消費有不同限制,這樣一來可以保證食品消費的安全、營養和可靠。"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頻頻爆發,究其原因無非是標準的不完善、標準執行不完善。標準的不完善,確實讓許多不法分子有機可乘,甚至成為有關企業的擋箭牌。"
??? 【延伸閱讀】
??? 2017年乳業市場將增9%
??? 英國某咨詢機構近日發布的全球乳業市場分析報告顯示,全球乳業市場將從目前的4360億美元增長至 2017年的5050億美元,增長地區主要在亞太和拉丁美洲。報告稱,亞太地區的主要增長將來自中國,預計2017年中國乳業市場將增長9%;而拉丁美洲的主要增長則來自巴西,預計將會增長7%.
??? 報告分析,因為中國對乳品的需求增長,促使中國*大的乳品企業如伊利和蒙牛等也呈快速發展趨勢。而在奶業較發達的歐盟和美國市場,乳品行業將面臨挑戰,目前的歐元危機和美國的經濟困境,以及美國即將舉行的總統選舉都會有一定的影響。
??? 根據報告,未來5年,奶業發達地區將略有增長,但新興市場將會增長迅速。由于新興市場人口、收入的增長以及中產階級的增加,預計許多公司將在這些國家增加乳業投資。(本報綜合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