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隨著中秋、國慶的到來,因為月餅這一大類的銷售,烘焙企業又迎來一個生產銷售的高潮。
不過,盡管月餅利潤豐厚,但由于食品安全問題,加上監管一再收緊,烘培企業正陷入困境。
不少烘培企業以此為契機開始轉型。地處西南的月餅巨頭天倫近日就宣布將投資10億,轉型成為西部地區*大的速食食品產業鏈運營商,并計劃以此為基地,將逐漸向北京、上海、廣州進一步拓展,以期從數千億市場規模的速食行業分得蛋糕。
跳出紅海的競爭
近兩年來,烘焙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以上海為例,單單是門店在20家以上或者年銷售額達5000萬元以上規模的品牌就有四五十家,大大小小的烘焙企業更有數百家之多。
然而烘焙企業工廠的租金、門店租金、用工成本等不斷上漲,眾多沒有及時轉型的烘焙企業舉步維艱。大多數烘焙類企業的轉型僅是采取現烘現賣,以及西點、
雖然天倫依靠傳統工藝和優質的管控體系及合理的經銷策略,一直雄踞月餅行業前列,但天倫也同樣遇到瓶頸,尋求轉型。天倫食品董事長吳衍慶發現,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解決龐大城市人口的工作和生活就餐難題是一個很大的商機,而中國速食食品市場的迅猛擴張也讓他看到了更為廣闊的市場前景。
“在大家都為一年一度的月餅旺季吆喝的時候,天倫將在經營好原有月餅業務的基礎上,將重心轉向速食食品領域。”吳衍慶對《**財經日報》表示,將此次轉型定位于方便老百姓生活的城市“中央廚房”模式的速食模式。
吳衍慶估算,成都速食市場有超過200萬的消費人口,若以人均每天消費速食產品15元計算,每天的市場營業額在3000萬元左右,全年產值近逾百億。但整個市場規模分散、競爭無序,存在食品安全隱患,如果市民希望采購**所需的速食產品,往往徒勞無功。
看到商機的天倫計劃在未來的10億投資中,將有5億用于位于成都邛崍的速食食品加工基地建設,該基地占地200多畝,近日正式投產,年底將向市場提供面點速食類、烘焙類、速凍類及火鍋菜品等四大類產品系列數百個品類;2億將用于建設超過300家的方便上班白領就餐及家庭生活速食終端店,此外還將在速食儲存、配送鏈等環節投入逾3億。
中央廚房取代門店加工
事實上,中國目前速食產業市場發展迅猛。前瞻產業研究院食品行業研究員馬向遠預計,按照現在的增長速度,5年后我國僅速凍食品行業年銷售收入將突破2000億,加上方便快餐市場,這一數據有望超過8000億。
天倫的轉型雖然剛剛啟動“速食”計劃,但為此已經做了兩年多的準備。吳衍慶本人也數次深入日本、中國臺灣,包括上海等地考察,“目前日本企業和中國臺灣企業在速食行業占據了大量份額,但整個速食領域尚缺乏有影響力的中國企業。”
天倫的模式是,用“工廠生產”取代了原先的“門店加工”的“中央廚房”模式,其實是一些大型烘焙企業的創新方式。此前在門店里開小工場,是西點業的普遍做法。比如,2000年為了提高生產質量,克莉絲汀在上海閔行設立了2600平方米的專業工廠,將面包和糕點集中生產,形成中央廚房的模式,為產品質量提供穩定的保證。在物流系統的支持下,中央廚房的模式,既能夠降低成本,又能保證西點的品質。
但速食產業的“中央廚房”市場也并非一馬平川,競爭同樣激烈。成都本土零售品牌WOWO剛為此總體投資3000萬元,為WOWO超過300家便利店提供中餐便當、包子、饅頭、關東煮等鮮食產品。
三種路徑推速食
“與7-11、全家等依靠終端便利店的擴張來建立速食市場的方式不同的是,天倫的速食產業鏈計劃更為完整。”吳衍慶表示,天倫提供的產品更加豐富,面點速食類、烘焙類、速凍類及火鍋菜品等四大類產品系列,包括餃子、湯圓、包子、饅頭、肉丸、腌臘制品到西餐等400多種單品,包括城市白領人群早、中、晚餐的所有需求。
而與現有的其他中式快餐店不同,因為它們很難標準化,所以也很難大規模地擴張。鄉村基就是一例,雖然其現在已經有200多家門店,但主要都是在四川當地,他們非常了解當地消費者的需求,但是很難復制到其他省市。
按照吳衍慶的想法,天倫將開發三種主要的終端形式,一種是依靠白領集中的寫字樓區開設“天倫檀香樓”速食便利店,一種是依靠大型賣場和城市綜合體打造“檀香樓”美食一條街,還有一種依靠1000戶以上的大型社區打造便民速食形象店等措施,迅速搶占市場。
在每家120平方米~150平方米的單店,也采取前店后廚的模式,在中央廚房集中生產出成品,再配送到各家門店,后廚加熱加工,消費者可以堂吃,也可以帶走。
在銷售終端上,除了自營店和加盟商,吳衍慶也并不排除與7-11、全家、紅旗等便利店和大型商超進行渠道合作,成為他們的速食加工廠商。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