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新華網北京7月3日專電(記者 華曄迪 羅宇凡“由于設施簡陋、方法原始、工藝落后,我國
張天佐是在出席當天的2012農業科技創新發展論壇暨第三屆中國現代農業產業投融資峰會上作上述表示的。張天佐說,農產品產地初加工主要包括干燥、儲藏、保鮮等諸多環節;多年來,由農戶和專業合作組織自行完成的比重超過農產品產量的一半,由于設施簡陋、方法原始、工藝落后,導致農產品產后損失嚴重,品質下降。
張天佐引述數據說,我國目前糧食產后損失率在8%到12%,每年因此損失的糧食超過500億斤;蔬菜每年損失率更是超過20%,其中,葉菜類損失率超過30%,初步估計,“每年我國只有60%到70%的蔬菜能得到有效利用”。
而根據農業部有關專家測算,我國糧食、馬鈴薯、水果、蔬菜的產后損失率分別為7%-11%、15%-20%、15%-20%和20%-25%,遠高于發達國家平均損失率,折算經濟損失達3000億元以上,相當于1億多畝耕地的投入和產出被浪費掉。
為此,今年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5億元,補助農產品產地初加工項目,通過財政“以獎代補”方式,扶持農戶和專業合作社建設儲藏、保鮮和干制設施,改善產地初加工條件,實現減少產后損失、增加有效供給、促進農民增收。
來自農業部的資料顯示,中央財政補助項目實施區域包括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河南等11個省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獎補范圍包括當年新建的馬鈴薯貯藏窖、果蔬貯藏庫和果蔬烘干等三類設施。
“減損就相當于增供?!睆執熳舯硎?,初步估計,這些減損將相當于每年增加200億到300億斤的糧食供應;同時,科學儲藏、保鮮、干燥還將有助于均衡市場供應、提升農產品安全性以及均衡淡季、旺季農產品市場差價等。
張天佐還表示,從目前情況看,我國農產品初加工和精細加工的潛力都十分巨大,今后十年甚至更長時間里農產品加工業都將處于黃金期、高速增長期。
經過十多年高速發展,目前我國農產品加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年經營額已經突破15萬億元,“十五”以來,年均增速超過20%。而根據統計,農產品加工業吸納的就業人數超過2500萬,其中有1800萬是農村勞動力,每年為農民增收貢獻2800億到3000億元。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