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層層檢測,擋不住問題食品
??? 市民維權卻遭高額檢測費
??? 產品安全、特別是
??? 2元一捆
??? 檢測要花5000元
??? 5月2日晚,濟南市臧家屯小區兩戶居民家5口人相繼出現了嘔吐、腹瀉等癥狀,經診斷5人均為有機磷中毒。巧合的是,這兩家5口人當晚都吃了來自同一個菜攤上的韭菜包的水餃。相關部門對外公布,通過對剩余韭菜餡料的檢測,包括19種有機磷農藥在內的38項指標均未檢出,也就是說在這些剩余餡料中并沒有檢出有機磷農藥。
??? 明明是磷中毒,樣品為何沒有檢出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檢測部門人士表示,現在都是按照國標中規定的指標進行檢測。也就是說,檢測只是針對部分農藥或者是有毒物質,而出現問題的往往不是在這部分之內,三聚氰胺、甲醛亦是如此。
??? 對于市民來說,對國標的了解并不多,大家想知道的無非是"這捆韭菜到底有沒有農藥殘留?能不能放心吃?"
??? 濟南市農業質量檢測中心從事農產品檢測工作近十年的田相旭告訴記者,農藥檢測標準是農業部統一制定的,總共有50項檢測指標。所以對于農產品的檢測,都是以抽檢結果確定產品是否合格,但檢測本身并不涉及50種指標以外的物質。
??? 按照這種說法,仍以一捆韭菜為例,每一項指標的檢測需要100元左右,按照50種指標全部檢測來算,一個樣品可能就要花費5000元左右。在不少消費者看來,購買這捆韭菜只花了2元錢,投入這么大的檢測成本顯然不值。
??? 檢測費雖然高
??? 相關部門仍喊窮
??? 濟南市農業質檢中心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檢測收費是經過物價部門嚴格審核的,消費者心中的高額檢測費對于檢測部門來說,有時甚至連成本都無法滿足。據介紹,成本中*主要的就是化學試劑的使用和檢測儀器的損耗,"有的項目光試劑就得一百元,儀器也都非常貴,每次檢測都是在減損使用壽命。"
??? 記者在山東省質檢院采訪時,也聽到了同樣的聲音。山東省質檢院工作人員介紹,現在標準中關于檢測指標的收費大多是2001年的收費標準,十多年一直沒變過,但現在隨著物價攀高,尤其是儀器、試劑價格變化較大,這樣的收費標準無法承擔現在的成本。
??? 根據記者了解到的信息,雖然權威檢測部門收取的檢測費用直接上繳財政,但這些"成績"卻與下撥經費息息相關。面對執法部門下達的抽檢任務,他們也會對所需費用進行核算并上報。
??? 一內部人士表示,在這種制度下,即便是消費者愿意出這筆費用,也并不是立即就能進行檢測的。"日常檢測工作都是為了大批量產品的安全,執法部門下達的任務必須要保證,相比之下,個人委托檢驗只能放在次要位置。"該內部人士說。
??? 高額檢測費
??? 擋住市民維權路
??? 面對高額檢測費用,不少市民放棄了維權,這并不是市民對食品造假袖手旁觀,"而是這個'不'字的代價有點太大了。"一位市民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 山東省質檢院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每年的檢測數量大約為5萬個批次,個人送來檢測的產品數量只有一二百,如果是涉及食品方面的檢測更是少之又少。
??? 市民購買一包牛奶的價格在一兩元錢,一個面包的價格為三四元錢,一捆韭菜的價格為兩元左右。而要較真檢測,動不動就能花上幾百甚至上千元,不少市民直呼"真相要不起".作為專業檢測人員,省質監局一位工作人員也表示,如果買到有質量問題的食品時,他們也會選擇扔掉。
??? "我懷疑買到的火腿有質量問題,送到質檢中心檢驗,一共檢了8項指標,*終花了1600元,才換回了一個'所檢樣品實物質量檢驗項目不符合標準要求,產品不合格'的結論。"濟南市民吳先生稱,這個代價確實太高了,而且這個結果對于他來說也沒什么實際意義,"人家這種火腿該賣還是賣,*后我花1600元買了個'以后不買了'."
??? 高額檢測費用到底從何而來呢?記者了解到,每一項檢測指標,在檢測部門上報物價部門之前,都會有一個基本的核算,核算成本包括材料費、水、電、燃料費、檢驗用房維修費、儀器設備折舊費、儀器設備維修費以及管理費。而標準*終是否獲批,省物價部門工作人員稱,他們還會邀請有資質、有影響力的檢測單位一塊兒進行成本測算,取一個平均值作為政府指導價。
??? 對于這樣的解釋,不少市民明顯不能接受,"他們(權威檢測機構大多是全額撥款單位,但水電以及儀器設備折舊費用也算在檢測成本之中,是不是有點說不過去呢?"較真的劉先生曾經因為幾百元的檢測費用放棄了維權。他告訴記者,花79元買來了一件純棉衣服,要花幾百元額外加上幾個工作日的等待,"還不如直接跟商家私下協商算了。"(記者 王倩 婁士強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