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本報評論員 祝乃娟
??? 正視土壤污染問題,始終是逃不過的。在2011年,
??? 有調查顯示,我國受重金屬污染的耕地面積已達2000萬公頃(3億畝,占全國總耕地面積的1/6.其中,受礦區污染的土地200萬公頃,石油污染土地約500萬公頃,固體廢棄物堆放污染約5萬公頃,"工業三廢"污染耕地近1000萬公頃,污染農田面積達330多萬公頃。
??? 對于土壤污染的摸底和治理已經有了共識,環保部、國土資源部和農業部門,以及財政部都投入了相關工作。據悉,在"十二五"期間,國家治理重金屬污染的投入將達595億元,而用于防治土壤污染的全部財政資金將達數千億元。現在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去具體的治理。
??? **,良好的土壤修復技術與不菲的財政投入要想真正用到"刀刃"上,就必須有決策依據。美國、荷蘭、澳大利亞等國建立了環境風險評價和健康風險評價準則。它們用于保護在污染區或附近居民的生活健康, 主要考慮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日承受攝入量和背景值等。這個風險評估機制,不僅適應于已經被污染的土壤,而且也將適用于那些還未開發的項目將會帶來的污染風險,比如開發一座樓盤、垃圾焚燒廠的選址等。中國應該加快這個土壤污染健康風險評估機制的建立。
??? 并且,這個風險評估機制應該充分重視普通民眾的作用,給與其舉報、舉證等主動報告與之密切相關的土壤風險的便利性與合法性。這種方法在日本已經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日本規定土地所有者等有向政府報告土地污染的義務。日本農協本身是一個具有良好運作狀態的組織,且農地私有為人們提供了更大的自發式監測的動力。我們的農村與城市也可以考慮借鑒,農村實行集體所有制以及城市社區的發展,都令其成為一個個明確的利益相關方,關鍵是看制度如何鼓勵以及給與他們報告風險的便利性和重視程度了。
??? 我們認為,**的防治需要一個明確的立法。中國至今沒有防止土壤污染法,下半年,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方面也將推出多個相關土壤防治的財政補助、補貼等扶持政策。如何保證這些治理款項被真正用于治理土壤污染,將是一個考驗。我們知道,地方政府對于"地方經營"的理念在現行GDP考核之下根深蒂固,如何將一項好的環保政策貫徹下去,是*大的難點。
??? 土壤污染的治理是環境保護中*為關鍵的一環,因為大氣、水質以及其他污染源等產生的大量污染物,會通過大氣干濕沉降而直接納入城市土壤中,同時,土壤又可以作為一個介質,把土壤中的一部分污染物通過滲濾和揚塵帶回水體(城市土壤直接接觸淺層地下水和大氣。這是一個封閉的循環,它需要環環緊扣的制度與立法的重視。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