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4日,船隊在蓬萊海域實施增殖放流。 本報記者 劉紅杰 通訊員 李云峰 攝
本報煙臺6月4日訊(記者 劉紅杰 李娜 實習生 胡永寧) 4日上午,“2012渤海生物資源修復放流活動暨山東海洋增殖放流周啟動儀式”在蓬萊市舉行,本次活動由
4日一早,放流船隊從蓬萊市北溝鎮欒家口港出發,到達放流海域后,由一號放流船鳴長笛統一放流。1600萬尾水生動物優質苗種投身大海,包括中國對蝦、梭子蟹、海蜇、牙鲆、鱸魚、黑鲪、黑鯛、半滑舌鰨8個品種。
蓬萊市北溝鎮漁業協會會長王成偉站在岸邊興奮得合不攏嘴,“以前,蓬萊海域的海蜇很少,中國對蝦十幾年都不見蹤影了。自從實行增殖放流,我們蓬萊海域的海蜇、中國對蝦、梭子蟹也多了。但沒有放流的品種沒啥變化,說明增殖放流確實有效果。”蓬萊漁民孫宗哲對今年在蓬萊海域增殖放流充滿了期盼,“增殖放流的效果有目共睹,希望更多的人參與到增殖放流中,給我們帶來一個‘魚旺蝦壯蟹肥’的秋天。”
渤海作為我國**的內海,孕育了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但近年來,受沿海工業化、城市化加速發展以及氣候、環境等諸多因素影響,特別是渤海不斷發生溢油事故,使渤海水域生態環境面臨嚴峻挑戰。2005年,山東在全國**將漁業資源修復計劃納入了省財政專項,連續開展了以漁業資源增殖放流、人工魚礁和漁業資源保護區建設為主體的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
漁業資源修復行動實施7年來,全省各級財政累計投入15.2億元,增殖放流各類水產苗種186億單位,近海嚴重衰退的重要經濟漁業資源種群數量明顯得到補充。一度匱乏的對蝦、海蜇、三疣梭子蟹等主要品種資源有了明顯回升,目前已形成了比較穩定的秋季魚汛。7年來,全省回捕海洋增殖資源26.7萬噸,產值75.7億元,每年直接受益漁民近100萬人。
據了解,2012年山東省水生生物資源養護投入將達到3.36億元,計劃增殖放流各類水產苗種44.5億單位,扶持27處人工魚礁區建設,建立10處新的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資金投入、放流規模均創歷年之*。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