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5月22日,遼寧省遼中縣蔬菜水果
在希鐸農資商店,農民王兆征說,“檢驗檢疫局的同志把技術和標準送到田間地頭,讓我們懂得了什么是農藥殘留,懂得了如何確保產品質量安全。”
在養土堡果樹經濟區,一眼望不到邊的白色果蔬大棚如一垛垛豐收的棉花,緊緊簇擁。“我們的果蔬產品能夠走出**,是因為我們的產品**‘綠色’”。農民劉金花悉心地為自己的辣椒秧培著土。
“示范區建設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實際需要、是帶動農業經濟的重要途徑、是實現遼寧三年倍增計劃的關鍵手段。為使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的建設取得進一步成效,遼寧檢驗檢疫局將進一步暢通特色農產品出口之路,以開展質量安全風險排查為契機,建立區域社會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積*帶動遼寧特色出口農產品形成規模效應。”出席觀摩現場會的遼寧檢驗檢疫局局長崔茂森向記者介紹,“目的就是在服務區域發展中,切實把‘十二字方針’落到實處,實現質量安全工作的‘零風險’。”
此前,遼寧省副省長邴志剛在遼寧局的專報上曾多次批示,要求檢驗檢疫部門與遼寧省農委共同推動建設農業大省、農業強省。為此,崔茂森與遼寧省農委主任楊長江一拍即合,“共同推動農產品示范區建設,排查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提升遼寧食品農產品質量,全力保障遼寧省政府提出的‘出口農產品三年翻兩番’工作目標。”
3月26日,遼寧局與遼寧省農委正式開展推進示范區建設工作。5月21日,雙方又共同啟動了旨在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共享檢驗檢疫風險信息、統一檢驗檢疫模式、處置重大疫情磋商、監測農產品食品安全五大合作機制,形成了農產品種植、生產、運輸、銷售的聯合監管鏈條。
與此同時,在沈陽市、瓦房店市、彰武縣、興城市等50個區、縣、市,農業部門也與檢驗檢疫部門聯手,共同尋找出口農業示范區建設的突破口。
“由于打破了檢驗檢疫轄區的限制,遼寧的進出口農產品質量也得到顯著提高。全省建立進出境動植物產品、食品等檢驗檢疫聯合監管機制,加強動植物疫情、有毒有害物質及不合格產品的監管與風險排查,加強進出境貨物的后續監管和溯源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實現信息互通和共享,有效地發揮了服務保障作用。”遼寧局動植處處長袁文澤說。
聯合機制中的每一項“含金量”都很高。打破了原有的農業生產與海關通關的區域限制,整個轄區的檢驗檢疫機構與地方農委之間形成了互通互認機制,共同抵御農產品生產與種植的風險。綠色通道企業和出口農業示范區享受檢驗檢疫部門提供的便捷服務。此舉不僅大大提高了貨物的通關速度,而且使遼寧的口岸真正成為了“共有港口”。
據悉,遼寧局為了貫徹落實國家質檢總局《關于推動遼寧沿海經濟帶建設 促進遼寧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合作備忘錄》的精神,先后出臺了《打造檢驗檢疫服務鏈支持遼寧沿海經濟帶建設十六條措施》、《支持沈陽經濟區建設推進檢驗檢疫一體化協議》,在農產品出口方面引入風險管理機制,對出口肉類、飼料、水果、罐頭等實施分類管理,壓縮檢驗檢疫時限,快速驗放,提高檢驗檢疫監管有效性和貢獻率。2011年,該局檢驗檢疫出境食品和農產品分別為15.54萬噸和467.84萬噸,貨值77.6億美元,較2010年同期分別增長14.0%、20.2%和29.3%。2012年,正在籌建的沈北新區禽肉、岫巖食用菌等十幾個出口農產品示范區,將有望實現出口增收100億美元的目標。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