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21世紀網**報道 “
4月20日,21世紀網**了解到,除了用
“我們平時生病能不吃膠囊就不吃,你看到了這個東西是怎么生產出來的,就根本吃不下去。”青海西寧深圳印象小區的一名居民肖師傅告訴21世紀網。
他所住的小區離中國*大的
作為一家在明膠行業市場占有率高居前三的上市公司,青海明膠在本次毒膠囊事件中幸免于難,并且受到各路游資的瘋狂追捧,自4月16日以來,已連續5次封死在漲停板上。
然而,熱鬧背后,撲朔迷離的原材料來源,以及曠日持久的環境污染問題,正在讓這家老牌明膠生產企業,遭到外界的質疑。
青海明膠廠區附近居民在公司門口打出的橫幅。
青海明膠從廢品站收購骨頭?
4月17日,青海明膠董秘華彧民曾對外介紹:“皮制明膠用的是動物皮,經浸泡取頭層膠質物制作;骨制明膠則采用動物骨頭。
另據華彧民介紹,青海明膠目前的產品全部是骨明膠,年產量大概在5000噸左右,70%用于醫藥行業,20%用做食品添加劑。
青海明膠2008年公告中顯示,其當年骨粒原材料的需求量為3.6萬噸左右,按照當時公司4500噸的產能計算,青海明膠單位產品的骨耗為8噸。
到了2011年,青海明膠的年產能已經高達6000噸,按照每噸需要8噸原材料計算,青海明膠每年需要采購的動物骨頭高達4.8萬噸左右。
如此巨量的原材料需求一直是青海明膠的心頭大患。
在2008年的年報中,公司曾坦言“明膠生產所需要的主要原材料——骨料,具有批次投料量大、分布地域廣泛、不易集中批量采購、運輸距離較長等采購難點”。
而公司2011年報則顯示,其前五名供應商合計采購金額占年度采購總額的比例僅為21.87%。
為了解決原材料來源問題,青海明膠出資設立了廣漢明浩骨制品有限公司(下稱廣漢明浩,該公司位于四川省廣漢市西外鄉,是青海明膠生產所需原材料骨粒的重要供應商之一,其年供貨量在5000噸左右。
與此同時,青海明膠還在西寧市周邊地區建成了年產5000噸骨粒的加工生產線。
即便如此,也只是解決了青海明膠年骨料需求總量的20%,而對于其余的原材料來源,青海明膠曾表示,公司已同“北京、新疆、四川、貴州、甘肅、寧夏、青海等地供應商進行了深入溝通,已經初步達成了13500噸的供貨意向”。
“這種*為分散的采購方式就意味著原材料的質量將會很難保證。”一位不愿具名的醫藥行業分析師對此坦言。
事實證明,該分析人士的擔憂并非杞人憂天。
家住青海明膠所在生物園區附近的肖師傅(化名向21世紀網透露:“青海明膠廠所用原料動物骨頭,很多是從廢品站收購的。”
“廢品站收購骨頭,但是不像其他廢品一樣,收購之后還會看到收購站再賣出,然后成車成車的往外運輸。廢品站回收的骨頭就莫名其妙不見了,除了明膠廠(指青海明膠做骨粉需要之外,還真想不出會去哪里。”前述肖師傅告訴21世紀網。
實際上,用廢品收購站收集的骨頭做明膠在當地人眼里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我以前就有朋友在明膠廠工作,他們私底下也曾說過骨料的來源,有一些甚至是從飯館里面收集來的吃過的骨頭。”
“就算是新鮮的骨頭也干凈不到哪去,一到夏天我們這方圓幾公里的蒼蠅幾乎都是從他們那出來的。”肖師傅頗為無奈的表示。
“骨料的主要來源是屠宰場,但是如果飯店的供給量很多也同樣可以回收的。”一家小型明膠廠的業務員告訴21世紀網。
據該業務員透露,廢品收購站向其供貨的骨料當中,也不乏從飯店等餐廚垃圾中收集來的骨頭。
“這種燒煮后的骨頭,膠質含量就會低一點,特別是熬湯之后的骨頭,一般收購價就會低一些,因為提取同樣膠質用的骨頭就會多一些。”上述業內人士坦言。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根據東寶生物(300239.SZ)2011年6月24日發布的招股說明書,該公司每噸明膠產品所消耗的骨料僅為6.69噸,而青海明膠卻高達8噸。
“一般人只知道地溝油,恐怕還不知道吃的膠囊也是差不多的東西。”肖師傅無奈地說。
污染大戶屢遭當地居民投訴
其實,青海明膠不僅骨原料的來源讓人起疑,更可怕的是明膠廠常年的污染。
前述肖師傅告訴21世紀網,“我2004年在西寧生物園的深圳印象園區買房,本來生物園區的環境十分好,當時買房的時候就是看中了這點。然而自從2007年青海明膠廠進駐之后,一切情況都變了。”
“西寧市環境監察人員在青海明膠公司現場檢查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時發現,其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正常,外排污水水質也正常,但打開總排水口井蓋時有白色混濁廢水排出。在對現場人員進行詢問情況時,水質開始變清,并在總管排污井內發現暗設管道偷排。”肖師傅透露。
“我們經常經過那里,有一次,居民還進入青海明膠廠,打開排水管道的井蓋,并且把廠方私自挖的暗溝埋掉了。想不明白,為什么明明有污水處理設施,卻不使用,甚至只有檢查的時候使用。”說起青海明膠廠的污染,肖師傅有點激動。
附近的居民似乎都對青海明膠的行為不滿,“還有就是大氣污染,生物園區臭氣熏天,夏天的時候居民都不敢開窗戶,如果趕上陰天下雨天氣沉悶的時候更加嚴重。還有粉塵污染以及噪聲污染。”
此外,家住附近小區的吳老太太還記得兩年前,她忘了關客廳的窗戶。早上起來,發現屋里全是白色的粉塵,還散發著濃濃的臭味。吳老太太說:“我們家前面就是明膠廠,每天都會飄出來一些灰塵,那天尤其嚴重。”
肖師傅也印證了此事,“有天早上起來發現車上有一層白色的粉末,氣味不僅嗆人,還有一股臭味。”
青海明膠公司向附近居民所做承諾書,同時,城北區政府、西寧市環保局、生物園區管委會的領導作為監督人簽字。
記者在青海省環境保護廳網站上發現,近年來關于青海明膠的污染現象已有多起投訴。
“國家規定明膠企業必須距離居民區4200米,但是青海明膠距離居民區只有15米。明膠廠的土地使用權以成品包裝車間的名義取得,但之后卻在沒有排污許可證的情況下生產。”當地居民在一封投訴信中表示。
據該居民反映,因為青海明膠的遷入,生物園區毒煙臭氣彌漫,下水道冒臭氣,噪音污染亦是相當嚴重。盡管多次收到整改通知,但三年來青海明膠卻一直以整改為由搪塞附近住戶,仍然違規排放,污染環境。
記者獲得的一份青海明膠出具的承諾書顯示,其承諾“在15日內清除臭味,如果不能解決,將主動停產”。
“這種承諾青海明膠做了太多了,我們有6份左右。此外還有西寧市環保局、城北區政府、生物園區管委會的領導都有簽字,但是沒有任何效果。”肖師傅告訴記者。
“就連西寧市環保局的罰款單,青海明膠都沒有按時繳納。后來青海明膠被告到城西人民法院,打官司輸后,法院強制從銀行賬戶中劃轉的罰款。”
久拖不決的污染問題,讓深圳印象等附近小區的居民只能選擇逃避。
肖師傅告訴記者,“如今,我們小區里很多人都把房子賣掉了,甚至還有很多人空著自己的房子,到別處租房住。”
而由于青海明膠的污染問題在當地早已婦孺皆知,肖師傅的房子至今仍未售出。
4月23日,21世紀網就以上問題向青海明膠董秘求證,董秘華彧民稱有急事需要處理,下午將致電本網。但截至發稿21世紀網仍未接到該董秘的電話。對于上述問題,21世紀網將繼續關注。(21世紀網 饒玉哲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