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本報記者 廖洋 實習生 趙昕
“作為我國重要的戰略物資,碘的緊缺與否直接影響到國計民生。”近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周名江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表示。
周名江還告訴記者,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從
年進口量約占世界產量四分之一
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為保證國民尤其是邊遠地區和碘缺乏病地區民眾的健康,我國每年需要在
碘還是制造無機或有機碘化物的基本原料,在醫藥、農業、染料、合成橡膠、國防及**技術等方面均有廣泛的用途。
據周名江介紹,智利、美國、日本是生產碘較多的國家,它們分別從硝礦、油田廢水、地下鹵水中提取碘,但我國至今尚未發現類似具有開采價值的富碘礦資源。
數據分析顯示,正常情況下,全球碘的總產量約為20000噸/年(主要產自智利,大部分用于工業,但產量波動很大。例如,2009年,受世界經濟危機影響,碘的全球總產量僅為12000噸左右,遠低于全球碘產品市場每年25000噸的需求量。其中,中國的年進口量幾乎占了世界產量的約四分之一。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李曉川表示,碘在國際市場上既是戰略物資也是緊缺物資,國內所需的碘如果全靠進口解決,在形勢變動時就會受制于人,造成*大的被動。“從戰略上考慮,我國自己生產的國產碘應至少滿足食鹽添加所需,才能有效應付國際市場的不測。”
海帶制碘行業發展不樂觀
建國初期,我國各種用途消耗的碘(包括工業、醫療等全部依賴進口。
上世紀60年代,西方國家對我國實行經濟封鎖,中斷了我國碘的來源。為打破封鎖,中央領導指示當時的國家計委召集有關部門,共同研究制定了海帶制碘發展規劃,經十年攻關,我國海帶碘的年產能力一度達到300多噸,能初步滿足用碘需要。
但近十年來,我國海帶制碘行業發展并不樂觀。由于碘進口量大幅增加,國家對海帶制碘行業的關注有所減少,對海帶制碘行業的政策扶持有所減弱。加上市場環境等多種因素影響,海帶制碘業出現萎縮,原碘的年產量徘徊在150噸左右,已無法保證滿足食鹽添碘所需。
“我們應看到海帶制碘行業的戰略意義和巨大潛力,加強建設海帶制碘生產基地。”周名江說。
他分析認為,我國至今尚未發現類似的富含碘的礦、地下鹵水或油田廢水等資源,而我國海帶碘原料量充足,海帶提碘有巨大的生產潛力,較之礦物等提碘具有可持續、可再生的優勢。
多方聯手提高海帶制碘產量
李曉川認為,海帶制碘是我國自有知識產權的一項特殊民族工業,國家應給予重視和保護,進一步加大對該產業的政策支持力度,幫助其提高技術水平,提升國際市場競爭能力,確保我國海帶制碘的產量至少能從戰略上保證食鹽加碘所需。
周名江則建議我國組織制訂海帶制碘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
從技術上來說,周名江還建議通過國家立項,組織聯合科研攻關。
“我們應建立產業技術創新研發、示范基地,重點解決海帶制碘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各項關鍵技術問題,從而進一步提高碘的產能和海帶的綜合利用水平。”
“另外,應該恢復對海帶制碘產業的財政補貼政策,支持企業的節能降耗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對褐藻膠的出口繼續給予出口退稅政策支持。”周名江表示。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