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每經記者 于垚峰 發自贛州
??? 一盒200g的
??? 瑞金市從事螺旋藻養殖多年的毛春華(化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009年行情*好的時候,螺旋藻可以賣到6萬多元/噸,較1萬元左右/噸的成本,有5倍的利潤。
??? 正是這種高額的利潤,吸引著一批又一批投資者涌入該行業。中國保健食品協會信息部提供的數據顯示,2005年~2010年,中國螺旋藻生產量從5000噸擴增至2萬噸左右。
??? "目前全國140多家螺旋藻深加工企業,對原料的需求量年均只在幾千噸左右,因此市場供需比例已經失衡。"中國保健食品協會副會長王勇征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螺旋藻價格已跌至2萬多元/噸,利潤空間大幅縮小。
??? 螺旋藻行業人士李建華認為,"螺旋藻含鉛超標"事件一出,對整個螺旋藻行業帶來了巨大沖擊,"現在一些大型深加工企業為了守住市場份額,對藻粉原料的要求更高了,因此一些螺旋藻養殖小型企業的處境更加艱難,估計有三成螺旋藻企業將關門。"
??? 建筑工人發家史:*高5倍收益
??? 10年前,毛春華是一名建筑工人,在深圳打工。一次偶然的云南之行,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讓他從農民工變成了百萬富翁。
??? 毛春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02年秋天,他送一個受傷的工友回老家云南省麗江市永勝縣,在那里,他看到不少湖里和農田里都養殖著綠色的東西。"毛春華說,別人告訴他,這是螺旋藻。當地不少農民都在養殖,收入可觀。
??? 毛春華決定回贛州瑞金老家養殖螺旋藻。他拿出了自己的全部存款6萬元,還借了4萬元,作為啟動資金。自家5畝田地,又租來10畝農田,打水井,建了6個1500平方米左右的養殖水池,購買了簡易的烘干設備。
??? 之后,他專程去了一趟云南麗江,在當地學習了養殖技術,并運回了螺旋藻苗。
??? "沒有實戰經驗,**年還是養砸了,只產了3噸螺旋藻。"毛春華告訴記者,加上后期的施肥和人工等后續投入,總共投了近15萬元,當時螺旋藻價格還不到3萬元/噸。"我印象很深,那一年,我把產品賣到云南,總共賣了8.56萬元,虧損了將近一半。"他說,"實踐過才知道,螺旋藻對生長環境的要求十分苛刻,它喜溫、喜堿,生長的適宜溫度是30~40℃,因此一般需室內培植或者修建廠棚,并且必須將溫差控制在10℃以內。"
??? 次年,毛春華的螺旋藻養育產量達到10噸,實現銷售收入30萬元,不但收回了成本,還實現了盈利。
??? 隨后幾年,毛春華逐步擴大養殖面積,2007年養殖面積達到了10萬平方米,年產螺旋藻100多噸。同時,螺旋藻的市場價格也節節攀升,*高時賣到過6萬元/噸。"我計算了一下,螺旋藻的養殖成本平均在1萬元左右/噸,*高時候,能有5倍的收益。"毛春華說。
??? 養殖場有了穩定收益后,其堂哥毛春榮也進入了螺旋藻行業,從事代理銷售。他主要在云南麗江和山東等地尋找買家,主要賣給中小型加工企業。"全國有一半的螺旋藻是從這兩個地方生產的,所以我們的銷售市場主要在這兩地,我負責送貨上門,銷售價格一般是在進貨價格上每噸加價1萬元左右。"毛春榮說,扣除人工及物流成本,每噸能賺三四千元。
??? 供需失衡致價格大跌
??? 螺旋藻的巨大利潤,以及毛春華養殖的成功案例,引得瑞金市黃柏鄉、沙洲壩鎮等多個鄉鎮,出現一股養殖螺旋藻熱。另外,信豐、安遠等縣也出現了螺旋藻養殖熱潮。
??? 記者從贛州市農業局獲悉,*高峰時,該市螺旋藻養殖的水面面積達200萬平方米,年產螺旋藻3000噸。
??? 同時,江西吉安以及內蒙古,也在短時間內冒出數家螺旋藻養殖基地,由此,江西和內蒙古成為與云南并駕齊驅的三大螺旋藻生產基地。
??? 螺旋藻企業的快速擴張,導致各大企業大打價格戰,使得螺旋藻粉價格迅速下降。毛春華說,"5萬、4萬、3萬,價格一路下跌,現在的價格只有2萬多元/噸。"
??? "導致這一惡性競爭的直接原因就是中國的螺旋藻企業擴張過快,產能大幅增加,而深加工企業的需求量則相對穩定,才會出現企業比拼價格搶占市場。"中國保健食品協會副會長王勇征說,中國現在有140多家螺旋藻深加工企業,每年對螺旋藻粉原料的需求量只有5000噸左右,出口也只有2000噸左右,而目前全國螺旋藻粉的年產量在2萬噸左右。
??? 市場供需失衡,讓不少螺旋藻養殖企業銷售不暢。由于螺旋藻利潤率比較高,即使是2萬元/噸的價格,這些企業仍然活得不錯。向深加工企業輸送原料過剩,有些養殖戶開始將螺旋藻粉銷售給畜牧業領域,用于制造飼料等。
??? 養殖企業或將分流
??? 在尋求高額利潤的同時,眾多螺旋藻企業卻忽視了產品質量。毛春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當地不少人在建螺旋藻養殖場時,根本不考慮當地的環境,"有些養殖場對面就是工廠,有的養殖場就建在工業園區內,還有的直接從河中取水養殖,這些都容易導致螺旋藻含重金屬超標。"
??? "由于大部分螺旋藻養殖場生產的藻粉都銷售給一些中小型深加工廠,供需雙方對產品質量的檢測不夠重視,當地又不具備檢測條件,因此這些產品不少都含重金屬超標,只是未能發現而已。"李建華說。
??? 3月底國內多家知名螺旋藻片生產企業的產品含鉛超標被披露后,4月12日,記者從瑞金市食藥監局和質監局了解到,當地已經接到通知,要求對當地螺旋藻產品的質量進行檢查檢測,發現不合格產品,立刻處理。
??? 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位于瑞金市安澤螺旋藻公司看到,工人正在改造養殖場。技術員小盧稱,公司已經被福建省福清一家大型螺旋藻深加工企業收購了,成為其原料主產地。
??? "一些中小型螺旋藻生產企業,要么被大公司收購,改造設施,改進工藝,成為深加工企業的養殖基地;要么被市場淘汰,自生自滅。"李建華認為,螺旋藻含鉛超標事件,或將導致螺旋藻行業的洗牌,當地三成左右的企業或將被兼并或者關門。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