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作為丘陵山區的重慶市,人均耕地少、耕地質量差,且災多災重,
當前糧食生產普遍面臨著“怎么種糧”、“為什么種糧”、“誰來種糧”的問題。如何在丘陵山區實現糧食產銷平衡,提升糧油產業效益,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重慶廣大農村進行了積*探索。
創新糧油生產的分工合作與利益分配機制
重慶市農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尤為突出,糧食生產副業化、生產方式粗放化、從業人員弱質化的現象明顯。
永川區河埂鎮長豐村就是重慶市糧油生產的典型代表。“我們這里戶均才一畝多地。社里半數勞力都外出打工。以前很多地都撂荒。如果自己種,*后也就剩兩三百斤稻谷。大家都覺得種糧沒搞頭,很多人不愿意種糧了。”村民吳志光對記者說。
“我們通過政府引導、農民自發,圍繞山地農業,在培育種糧新主體、創新種糧新機制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重慶市農委副主任張洪松說。
種糧大戶、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是當前主要的三類新型種糧主體。重慶市農委總農藝師劉保國說,重慶在引導發展更多種糧主體外,更重要的是注意研究并創新在新型種糧主體與普通農戶之間、新型種糧主體之間的分工合作、利益分配機制,以及新型種糧主體與市場之間的連接機制。
“種子、肥料、農藥都不用我買,育苗、插秧、收割也不用管。我只是按照合作社統一要求負責田間管理。到年底,合作社按每畝地付我650元的工資和500斤稻谷。”長豐村村民吳修竹說。
“農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以資金、技術、農資、農機具入股,組成新型糧食生產利益緊密連接體,雙方各占50%股份,各有50%受益分配權。合作社取得土地經營權,實行保底分紅。”永川區華鋒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吳華鋒介紹說。
重慶市在傳統土地租賃、倒包流轉方式培育種糧大戶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并嘗試了“土地股份合作模式”即“合作社+農戶土地入股”和“全程代理模式”即“股份合作+企業+農機專業社”種植模式。以永川區為例,入社農戶平均收入2.5萬元,合作社社均收益40萬元以上,為國家提供商品糧30萬斤,實現農業增效、農戶增收、合作社盈利的“多贏”局面。
劉保國說,重慶市通過市場化手段,鼓勵和引導農戶積*參與糧食生產,打造緊密的生產鏈、利益鏈,以此提高種糧積*性和種糧效益。
糧油產業內部效益大有潛力可挖
北方馬鈴薯一般八九月收獲上市,而現在重慶市馬鈴薯*早4月就上市了,一年可種三茬。這是重慶市開發利用冬閑田的效果。
“大春收割后,不少田土便空下來。冬閑田土面積達到幾百萬畝,非常可惜。”重慶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推廣研究員郭鳳說,其實,重慶秋冬季光熱資源豐富,開發利用冬閑田,種植秋馬鈴薯,可以減少季節性土地撂荒,增加收益。農民僅此一項每畝就可增收500元。
重慶市充分注意開發利用糧油生產中的閑置資源、改變種植模式,增加種植的密度與頻度,挖掘糧油產業內部潛力。目前,發展油菜、胡豆等開發利用冬閑田,增加種糧效益,已經得到農民廣泛認同。今年,重慶計劃啟動探索冬閑田開發利用新模式、新機制。
一些技術看似簡單,但增收效果卻明顯。
潼南白沙村每年種植油菜2000余畝,主要由大戶承包種植。村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該村村民在縣農技人員指導下進行油菜掐尖,掐下來的油菜頭既營養又好吃,拿到市場上十分暢銷,且銷售期長達一個多月。村民每畝油菜至少通過賣油菜頭增收200元以上。”
這便是重慶大力推廣的油菜“一種兩收”技術。“選用適宜的雙低油菜品種,通過合理的栽培技術,做到既采收菜薹,又收獲油菜籽粒。”郭鳳說,種植技術很簡單,群眾很好掌握這一技術,主要是掌握好選種、種植時間、掐尖時間、掐尖的長短和適量施肥等技術環節。
“效益農業并不一定都是高技術含量的項目,也許就存在于我們身邊、手邊,只要我們廣大農技人員開動腦筋,增加工作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就能充分挖掘糧油生產內部潛力。”劉保國說。
產業結合拓寬糧油發展空間
對于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種油菜的村民來說,菜籽的收入恐怕只是一小部分。
每當三月,畢橋村周圍便是油菜花的海洋。村里的農家樂也熱鬧起來。村民張開華每年都自制臘肉、香腸等800多斤,就等游客的到來。每年一個月的油菜花節觀賞期就可為他帶來三四萬元的純收入。畢橋村村支部書記張開明告訴記者,全村43戶農家樂收入超600萬元。
潼南縣利用油菜花舉辦節會。每年一個月時間就可吸引游客十數萬人次,實現門票、餐飲、住宿等旅游綜合收入數億元。
“糧油產業要提高效益,除了在糧油內部做文章,更應拓寬糧油外部發展空間,注意與其他產業的結合。”劉保國說。
“開發鄉村旅游產品和體驗項目,可以增加以糧油基地為核心的旅游產業長久吸引力。”張洪松說,在各種節會中,農民可以從事第三產業,增加勞動就業,農民的土地、林地也會增值,農村新農房、巴渝新居、危舊房也會得到改善。
“糧食產業也可與蔬菜產業相結合,通過錯季發展、輪種輪植,既可提高種植效益,還可以通過發展循環農業,培肥地力、降低生產成本。”劉保國說,深加工也是提升糧油產業效益的重要途徑,通過延伸產業鏈、增加附加值,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