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早報記者 史寅昇 龍毅 鄒娟
??? 為何一條沒有證據的微博就能引起公眾對"
??? *近兩年,各種老酸奶產品一窩蜂上馬。早在去年,"老酸奶"就曾廣受質疑,當時,人們質疑的主要是老酸奶標榜的"營養更豐富".時隔一年,一條微博就引起數十萬的相關討論, "老酸奶"與舊皮鞋被聯系到一起, "老酸奶"為何再次"集體中槍"?背后折射出老酸奶產品過度營銷
??? 老酸奶和舊皮鞋
??? 老酸奶與舊皮鞋究竟是如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呢?我們日常飲用的老酸奶,又是不是可能暗藏著"舊皮鞋"的陰影呢?
??? 根據央視主持人趙普的說法,"老酸奶"和果凍不能吃。原因究竟為何呢?分析兩者的成分,不難看出,這兩種食物含有明膠等食用膠。
??? 明膠是一種*為常見的食品添加劑,主要成分是膠原蛋白,就是人們常吃的豬皮鳳爪并傳說吃膠原蛋白美容的物質。
??? 微博中所提及的"舊皮鞋",事實上也與明膠有關。早在本世紀初,全國多地就曾經出現過用舊皮革提煉的工業明膠頂替食用明膠,制作食品的事件。"舊皮鞋做酸奶"的傳言,也與這一事件有關。
??? 除此之外,"老酸奶"與舊皮鞋,還可能存在另一種關系--蛋白質。要知道,皮革中含有大量蛋白質,而衡量乳制品質量的重要標準就是蛋白質含量。
??? "皮革水解蛋白"可能有致癌作用,在乳制品中使用皮革水解蛋白,是一種"作弊行為",在農業部2011年發布的《2011年全國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計劃》和《農業部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工作規范》兩個文件中,規定對生鮮乳的檢測項目包括三聚氰胺、皮革水解蛋白和堿類物質。
??? 此前,就有黑心廠家從廢舊皮革中提煉"皮革水解蛋白",加入乳制品,以增加乳制品中的蛋白質含量。2009年4月,浙江晨園乳業的多批次牛奶中就被檢出含有皮革水解蛋白粉。2009年,媒體調查顯示,在山東省興福鎮、河北省古城鎮這兩大明膠產地,大量工廠使用皮革廢棄物加工皮革水解蛋白粉和工業明膠,并加工包裝后以食品添加劑名義銷售。
??? 食用明膠與工業明膠
??? 明膠是必備的食品添加劑,本世紀初,曾有媒體曝光過有企業使用廢舊皮革制作劣質明膠。
??? 據當時媒體曝光的資料顯示,曾有生產廠家、地下作坊使用廢舊皮革制作明膠、蛋白粉后,賣給食品廠商制作食品。雖然國家對明膠生產一度嚴厲監管,央視也在2004年做過曝光,但自2007年下半年起,伴隨著明膠原料價格的上漲,以及部分產品的監管真空,一些劣質明膠又開始死灰復燃,流入市場。
??? 食用明膠與工業明膠,在價格上有著巨大的差別。這種差別從兩種明膠的生產流程中就能體現。食用明膠的主要原料是豬、牛等家畜的皮、骨,在二氧化硫、重金屬、細菌總數等方面都有著嚴格的要求;而工業明膠則可以用制革工業中的下腳料、皮革屑來制造,這些下腳料的價格不過每噸數百元。
??? 早報記者查詢公開資料得知,目前工業明膠的批發價通常在每噸5000~7000元,*高也不過10000元左右;而食用明膠的價格則高達每噸30000~50000元,食用明膠的需求量還大于工業明膠。毫無疑問,兩者之間巨大的價格差別,給了奸商們可乘之機。
??? 2009年,就有媒體揭示了廢舊皮革變身潔白明膠的全過程:先將成袋的石灰加水攪拌,倒進放置皮革廢料的水泥池浸泡三到五天,再用洗皮機清洗、攪拌皮革三四個小時。此時,骯臟僵硬的廢皮革就變得干凈柔軟。之后,再將皮革浸入工業鹽酸浸泡,并加水熬煮。6到10個小時之后,皮革廢料中的膠質成分融入水中,含有膠質的水被抽取到露天的鐵盆里,并加入雙氧水殺菌、漂白。經過一夜的冷卻,鐵盆里的水就會變成膠狀物,再晾曬、粉碎后,就成了明膠顆粒。
??? 這些明膠顆粒看上去很漂亮,卻絕不適合食用。由于皮革在制造過程中經過鞣制,往往含有大量包括鉻鹽在內的有毒、有害物質。這些有毒有害物質即使用大量的石灰和工業酸清洗,也不可能完全清除。在皮革制造過程中出現的六價鉻等重金屬物質具有強致癌性,且很難排出體外。此外,工業明膠在微生物指標方面與食用明膠也有著巨大的差別。
??? 老酸奶和新營養
??? 老酸奶產品昨日再次"躺著中槍",與它自身似乎也有關系。去年,老酸奶"曾因虛假宣傳廣受質疑。
??? 在"青海老酸奶"的發祥地西寧,不少飯店、小吃店現場售賣的"老酸奶"仍舊使用傳統工藝制作,并不添加其他添加劑。西寧馬忠飯店經理介紹,傳統制作方法只需要新鮮牛奶和少許用于發酵酸奶或酸奶菌即可,制作時將牛奶煮熟后,將晾開的牛奶倒至已經分配好發酵酸奶的小碗中,再放到恒定溫度環境中,通過控制溫度和時間長短,自然形成凝固狀的"老酸奶".
???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學博士范志紅表示,目前市面上出售的現代老酸奶產品,其工藝并不會增加酸奶產品的營養價值。其中既沒有加什么保健菌,也沒有加什么營養素,原料質量無需提高,甚至還可以降低。而老酸奶的濃稠甚至凝固口感,其實也與發酵工藝無關,而是添加了比正常酸奶更多的明膠。傳統老酸奶攪拌之后就會融化,但現代的老酸奶攪拌之后還是凝膠,這樣的酸奶與其說是"老酸奶",不如說是"酸奶凍".
??? 事實上,老酸奶產品的脫穎而出,更多的是品牌營銷的結果。在青海、西藏、內蒙古等地,數百年來,酸奶都以豆腐狀固態的形式出現在人們餐桌之上,上了年紀的人們也經常懷念以前喝到的固態酸奶。因此,當廠家以"原罐發酵"、"傳統工藝"打出招牌時,非常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和熱情。
??? 2008年,青海小西牛公司推出了"青海老酸奶"產品大受歡迎,一年之后銷售額過億。看到商機之后,蒙牛、伊利、完達山、光明等企業也在2010年之后陸續推出類似的老酸奶產品,模仿"青海老酸奶"的青花瓷包裝,并花重金在媒體上宣傳,使得老酸奶產品成為酸奶市場上單獨的一個類型。
??? 但是,過度宣傳也帶來一些問題。比如某公司宣傳老酸奶"營養價值高",曾遭到營養專家的質疑。還有產品表示自己和傳統產品一樣是"單杯發酵",也被專業人士指出工業生產不具備單杯發酵可能。
??? 不過,乳品企業通常需要快速冷卻、定型,而固態酸奶在制作、運輸、保存上都難以工業化進行,使用食用明膠也就成了常見的工藝,以保存食品形態和控制保質期。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