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國務院26日召開的廉政工作會議強調,今年繼續實行“三公”經費零增長。消息一出,27日釀酒業以2.18%的跌幅領銜A股,兩大名酒貴州茅臺、五糧液分別下跌6.37%和6.5%。
嚴控“三公”經費不是新話題,
高檔酒消費驅動力減弱
近期召開的第86屆糖酒會是白酒市場的風向標。統計顯示,本屆糖酒會酒類成交額129.6億元,同比僅增長7%。大會期間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去年四季度開始,高端白酒市場出現萎縮,銷售量明顯下滑。
在量跌的同時,價格也開始松動。去年年末,53度飛天茅臺在上海的零售價一度達到2180元,而近期記者在上海的部分商超看到,這款酒的價格已經回落到1848元。
中信建投研究員黃付生認為,高檔酒量價齊跌,有一定的季節性因素。因為每年的3、4月份,都是白酒消費趨弱的時候。
更深層次的原因或許不限于此。茅臺是我國高檔酒的代表,從2000年到2006年,其價格由200元漲到328元,平均漲幅10%,與GDP增速趨同。然而,從2009年到2011年,茅臺價格從600元左右猛漲至2000元,扣除通脹的因素,漲幅依然驚人。
“*近三年宏觀經濟風風雨雨,白酒價格為何持續上漲?一個可能的原因是,這三年的固定資產投資高位增長,而投資必然伴隨著大量的政務、商務活動,即使不愛喝酒的人,也有被動消費需求。”有分析人士指出。
如果這種邏輯成立,隨著中國經濟加快轉型,逐漸擺脫投資依賴,長久來看白酒消費的驅動力面臨減弱,再加上政府嚴控“三公”經費,一些投機資本開始撤退。
“以茅臺為例,估計社會渠道囤積的貨大概有1.5萬噸。隨著囤貨拋出,茅臺價格將進一步受打壓,在今年中秋節以前,茅臺延續跌勢的可能性較大。”白酒營銷專家舒國華認為。
產能擴張有隱憂
值得白酒業擔心的,不只是需求可能放緩,還有供應端的產能快速擴張。
近期白酒業年報陸續發布,與不少制造業企業利潤大幅下滑不同,白酒公司業績依然紅紅火火:茅臺2011年實現凈利87.6億元,同比增長73%。五糧液實現凈利61.9億元,同比增長41%。洋河實現凈利40.1億元,同比增長82%。
如此驕人的業績,引得大批資本聞香而來。繼聯想控股收購湖南武陵酒和河北乾隆醉、海航入主貴州懷酒之后,近期又有帝亞吉歐收購水井坊、維維股份拿下貴州醇的案例陸續浮出。
資本的投入,驅動白酒產能不斷擴張。按照酒業“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我國白酒產量將達到960萬千升。然而到去年,我國白酒已實現產量1025萬千升,同比增長30.7%,大大超出規劃目標。
“其實,白酒行業本身不怕產能過剩,因為賣不掉的酒可以存起來,而且越陳越值錢。但具體到企業,由于要償還銀行貸款、給投資者高回報,周轉不快就有資金鏈斷裂的風險,成為別人的整合目標。”舒國華說。
五糧液董事長唐橋也指出,我國白酒企業數量過多,管理水平、質量水平參差不齊,不論是行業可持續發展,還是食品安全管控,整合重組只是時間問題。
事實上,在啤酒、葡萄酒等行業,大規模的整合已經展開。以啤酒為例,包括百威英博、華潤雪花、青啤和燕京在內的十大公司占據了80%的市場份額。
雖然遠景存憂,但就目前狀況看,白酒業仍處在漲潮階段,資本市場對“涉酒”概念的追捧,堪比之前的“涉礦”熱度。當然,白酒理財產品也有自己的風險:比如,即使是高檔酒,也并非只漲不跌。此外,白酒的變現比較難,存在有價無市現象。因此,投資者在購買時仍要小心謹慎。
(據新華社上海3月27日電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