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3月19日,記者從自治區衛生廳獲悉,
監測方案突出本土化
據了解,今年,廣西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將通過常規監測、專項監測相結合的方式,對有害元素、有機污染物、真菌毒素、農藥殘留、食品添加劑等項目進行檢測。其中,對蔬菜、大米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水產品、嬰幼兒食品、膨化食品、植物類海產品、食用油、飲料、熟制堅果與籽類、茶葉、豆及豆制品、面制品、果凍和調味品等15類食品,將開展食品化學性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監測。
為了掌握更貼近廣西實際情況的數據,監測方案特別強調本土化。如要求大米樣品為本地種植產品,在收獲季節到農戶或糧食收購站采樣;蔬菜則主要采集監測點種植的品種,溯源至產地,要求到縣(區,盡可能到鄉(鎮,并根據當地居民飲食習慣選擇監測品種。
記者了解到,衛生部門在自治區本級、14個市、75個縣(市和12個城區(南寧市6個城區、貴港市3個城區、河池市金城江區、欽州市欽南區和欽北區設監測工作站,共計102個監測站,監測站所在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為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檢測技術機構,承擔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具體工作。
“小字號”食品有待監管
吃飯是老百姓的大事,在食品安全事故頻發的當下,更需要有專人把關。近年來,衛生部門一直在對老百姓餐桌上的主要食品進行風險監測,確實發現了一些問題。
自治區疾控中心食品營養安全與學校衛生所負責人介紹,在近兩年的監測中發現,濫用食品添加劑的現象還是存在,比較突出的是油炸、膨化食品。油條、油餅很多人愛吃,油條怎么能炸得蓬松,這需要在制作時加入明礬和蘇打等含鋁的膨化添加劑。部分生產加工者不按國家規定,隨意添加,導致部分食品含鋁量較高。
燒鴨、叉燒等鹵味經常出現在南寧市民的餐桌上,很多人都認為,既然是熟食,應該買回家就能直接吃。但是疾控部門在監測中發現,一些熟肉制品中存在細菌數超標的情況,原因可能是加工環境不夠衛生,也可能是在銷售環節受到污染。疾控人員建議,市民購買熟肉制品,回家后*好還是加熱后再吃。
衛生部門將監測中發現的食品風險及時上報給政府部門,作為其制定相關政策、法規的依據。針對燒鹵攤、油條攤等小作坊的食品安全問題,自治區政府去年底出臺了《關于加強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等監督管理工作的意見》,對各類小作坊、攤販的辦證、監管問題做出了規定。
食品監測緊跟時事
很多時候,我們的食品安全問題出在環境污染上。廣西人素有吃魚生的習慣,還有不少人喜歡生吃
除了常規的監測,衛生部門還會針對時下的熱點食品安全問題開展專項檢測。去年,燕窩中亞硝酸鹽超標的消息曾經轟動一時,所謂的“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