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地溝油”當仁不讓的成為去年食品安全風云榜上*炙手可熱的條目,幾乎遍布全國的地溝油產業鏈網絡令人觸目驚心,“中地溝油”被網友戲稱為“中國*大的
九成餐飲使用散裝食用油
有關專家估計,我國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溝油達200―300萬噸,占國內動、植物油年消費總量的十分之一。2011年8月以來,各大媒體陸續報道公安部破獲全國特大地溝油案件,一波接一波的深入調查終于叫網絡廣布全國的地溝油產業鏈浮出水面,面對觸目驚心的事實,消費者對整個餐飲行業都產生了質疑和不信任,外出就餐的態度變得格外謹慎。這讓蓬勃發展的餐飲業感到絲絲寒意。
為什么地溝油事件的集中爆發點總是不可避免地出現在餐飲行業?“這與目前大部分餐飲企業以使用無
“根據我們掌握的數據,現在公司生產的金龍魚、海皇等品牌的中包裝餐飲用油每個月在廣州市場的銷售大約有1400噸,僅占總需求量的7%左右,起碼還有90%的餐飲企業目前仍然用的是散裝食用油,而不是一次性包裝的品牌食用油。”益海嘉里食品營銷有限公司市場部中包裝事業部人員李杰告訴記者。
李杰介紹,散裝食用油**在衛生安全上存在明顯的風險,很多散裝食用油都來路不明,出自一些資質可疑的加工點,暴露出有勾兌、摻假、地溝油等等問題,相對于一次性桶裝油,散裝食用油進貨渠道比較雜亂,包裝標簽管理不到位,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難以確定。
各地紛紛出臺“禁散”政策
針對餐飲行業的進貨亂象,國家商務部曾專門發布通知要求餐飲業有關方面切實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政策,加強采購管理和標準體系建設,提高餐飲業規范化發展水平。據此,廣東省深圳、廣州等重點城市的主管部門從去年開始已對所有餐飲場所展開臺賬監管,嚴格落實采購索證索票、進貨檢驗和采購記錄制度,留存供貨商加蓋有公章的營業執照和食品流通許可證等復印件及每筆購物憑證或每筆送貨單,采購記錄應當如實記錄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批號、保質期、供應單位名稱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
為了加強食用油的安全監管,各地還紛紛出臺“禁散”政策,嚴堵地溝油漏洞。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1年12月,國內已對北京、海南、青島、西安、烏魯木齊、北海等多個城市明令禁止散裝食用油銷售。2012年1月,上海、深圳、廣西等地人大代表在兩會上聯名提出在餐飲業推廣一次性食用油包裝舉措建議,保障餐飲行業的美食安全。據悉,上海市擬定將于3月底起取消散裝食用油。
記者向廣州市質監局工作人員了解獲悉,廣州還沒有明令禁止使用散裝食用油,但市局對餐飲業用油情況保持密切關注,未來將出臺科學的規范措施完善監管。
行業團購推進一次性用油
“一次性用油是中國餐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是保障餐桌食品原料安全的**道‘安全門’。”區又生表示。3月7日,廣州市飲食行業商會攜手金龍魚向全社會發起呼吁健康安全使用餐飲食用油的活動,并為耀華飲食集團、廣州僑美發展有限公司、東江海鮮飲食集團等26家餐飲企業頒發了“廣州市餐飲業使用放心油承諾單位”牌匾,共同倡導“讓美食更健康”的理念。
據了解,大多數餐飲企業長期采購散裝食用油*主要的原因還在于成本的考慮,餐飲單位是用油大戶,使用散裝食用油可以節約不少成本開支。針對這一情況,區又生告訴記者:“我們商會利用規模優勢,組織餐飲用油單位團購招標,大大降低了用油成本,所以大受企業歡迎。能夠在不怎么增加成本的前提下用上品質過硬的品牌食用油,誰會不愿意?”
李杰透露,一桶中包裝的餐飲食用油的團購價只比現在每桶散裝食用油貴1一兩毛錢,對餐飲企業來說基本都可以承受,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加入這種模式。
區又生介紹,目前廣州市內已經全部用上品牌(食用油的餐飲門店有10000多家,全市餐飲單位總共大概有40000多家。商會的目標是推動所有企業都使用一次性包裝的品牌食用油。
區又生:
商會推動會員單位用品牌油
記者:區會長您好,請問現在我國餐飲行業的總體發展情況如何?廣州市的餐飲業發展水平放之全國相比處于怎樣一個地位?
區又生:2011年,我國餐飲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實現收入20543億元,比2010年增長16.9%。其中廣州餐飲業營收達到698.56億元,同比增長17.8%,緊隨北京的704億元之后位居全國第二,遠高于重慶的463.28億和上海的422.8億元。
記者:您覺得是哪些因素讓餐飲業保持了快速增長的良好勢頭?
區又生:能夠取得如此可喜的成績,有賴各部門的政策扶持,業界同仁的勵精圖治、新聞媒體的宣傳推廣,更與廣大市民的踴躍消費密不可分。
記者:但據我所知,在去年的大規模地溝油案件曝光之后,許多消費者都非常擔心外出就餐的食品安全問題,你們是如何打消消費者的疑慮的?
區又生:確實,一波又一波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讓消費者外出就餐的態度變得格外謹慎。一些酒樓、餐館嘗試了群發短信力表清白,還有自發組織媒體和消費者去廚房操作間“視察”制作全過程。隨著政府強化監管、企業加強自律,消費者會看到一個越來越規范的餐飲行業,這些風波都成了推動餐飲業健康發展的契機。
深圳、廣州等地的主管部門從去年開始對所有餐飲場所展開臺賬監管,要求所有經營者詳細、真實地記錄每一次進、出貨資料,定期對臺賬進行審查,核對糧油、醬料等餐飲原料的進貨與使用量,嚴把原料關。
我們商會也積*倡導“讓美食更健康”,推動會員單位集體招標采購信譽好的大品牌糧油產品,保障餐桌安全。這次還給一批“廣州市餐飲業使用放心油承諾單位”頒發了牌匾,這些牌匾將給予消費者就餐引導。
記者:集體采購的模式是不是可以降低成本,更方便推廣?目前廣州已經有多少家餐飲企業使用了品牌食用油?
區又生:我們商會利用規模優勢,組織餐飲用油單位團購招標,大大降低了用油成本,所以大受企業歡迎。能夠在不怎么增加成本的前提下用上品質過硬的品牌食用油,誰會不愿意?這樣做既讓餐飲企業有了更強的話語權,同時也會更加方便主管部門落實監管。目前廣州市內已經全部用上品牌(食用油的餐飲門店有10000多家。
■新聞鏈接
廣州萬家餐飲門店承諾
不用地溝油
為了保障餐飲用油安全,杜絕地溝油,廣州上萬家餐飲門店納入了“廣州餐飲企業保障食品安全誠信體系”。日前,26家知名餐企作為代表正式簽署承諾書,承諾使用品牌油。
根據承諾書的要求,凡是參加了該誠信體系的餐飲企業,都要保證使用一次性包裝食用油,不購買、不使用地溝油。
同時這批企業還要規范處理餐廚廢棄油脂,保證將餐廚廢棄油脂交由環保部門備案的餐廚廢棄油脂單位回收,并建立餐廚廢棄油脂專用臺賬。
專題撰文 南方日報記者 周照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