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中新社北京2月1日電 (記者 石巖)“我國已到了必須更加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歷史新階段,科技進步已成為*重大、*關鍵、*根本的出路和措施。”1日,接受記者采訪時,中國農業部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陳萌山如是說。
1日,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陳萌山認為,從當前和未來發展看,中國耕地、淡水等資源的剛性約束進一步加劇,生態環境保護的壓力越來越大,依靠大量消耗資源的傳統生產方式促進農業發展已難以為繼;農業勞動力的素質呈結構性下降,用工成本迅速上漲,依靠低成本勞動力支撐現代農業發展的空間逐漸減小。
2011年底召開的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在*大肯定當年取得的糧食總產“八連增”基礎上,將今年糧產目標定在了“10500億斤以上”,低于去年11424億斤的收成,“九連增”沒有成為官方明年的糧產目標。
陳萌山稱,中國官方清醒地認識到,中國農業與建設現代農業的新要求相比,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較大,突出表現在“三個不足”。
一是創新成果供給不足。農業科技總體水平還不高,跟蹤式、模仿式,甚至低水平重復式研究還較多,類似雜交水稻、黃淮海綜合治理等重大成果多年少見,中國50%以上的生豬、蛋肉雞、奶牛良種,90%以上的高端蔬菜花卉品種依賴進口。
二是農技推廣服務不足?;鶎愚r技推廣體系還存在許多突出問題,如管理體制不順、運行機制不活、經費投入不足、條件建設薄弱、人員素質不高,等等,推廣能力落后于生產和農民需要。專業化和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還相對滯后,不能滿足現代農業發展要求。
三是農業人才總量不足。農業科研缺乏領軍人才,基層農技人員年齡老化問題突出。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進城務工,農村“誰來種地”、“誰來養豬”已成為繞不過的嚴峻問題。
陳萌山稱,今后一個時期,加快農業科技發展,對農業部門來講,*重要是“三加快”。一是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尤其是種業創新,著力解決制高點的問題。二是加快農業科技推廣尤其是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著力解決“*后一公里”問題。三是加快農業人才培育尤其是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包括現代農民培訓,著力解決“將來誰來種地”的問題。(完)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