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食品伙伴網訊 據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消息,日前綠色和平指出,中國過去20年
??? 綠色和平于12月27日發布了《2011中國水稻生態農業報告摘要及經費對比》(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自1986年以來,轉基因技術得到了累計約210億元的國家財政投入,是同期生態農業獲得的7億元投入的30倍。《報告》同時對五個稻區的實地研究表明:高效的生態農業模式可在保持水稻產量的同時顯著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綠色和平建議有關部門重估對轉基因技術的研發投入政策,加大對生態農業技術的研發和推廣,以實現水稻生產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 綠色和平食品與農業項目主任方立鋒表示,轉基因技術在環境影響、人體健康、以及國家糧食安全方面都存在著巨大的不確定因素;而已有的實際案例已經表明生態農業在產量穩定性、成本控制、食品安全和環境健康方面的多項優勢。目前,中國對這兩種農業發展技術的財政支持顯然不合理。這相當于將13億人的口糧押寶在一個巨大的問號上。
??? 今年10月底以來,綠色和平通過申請政府信息公開等方式,結合對農業部、科技部和統計局等部門公開的農業科研項目經費的研究統計,結果發現,自1986年以來,轉基因技術得到了累計約210億元的國家財政投入,而同期生態農業只獲得不到7億元的投入。同時,綠色和平與五位生態農業專家合作,分別對中國五大水稻生產區(華東、華南、西南、東北和華中的水稻生產現狀和綠色防控技術效果進行調研,并分別撰寫調查報告。五個稻區的實地調研發現,生態農業技術的綜合利用可以在大幅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的同時有效控制病蟲危害損失。以華中稻作區為例,生態農業技術的集成推廣應用使大面積水稻生產的化學農藥使用量減少30%以上,水稻病蟲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下。
??? 農業部于2011年12月26日發布了《農業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的發布顯示出農業科技在我國農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雖然其中涉及植物病蟲害防治技術研究和開展病蟲害統防統治工程,但是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作為重大關鍵技術攻關仍然被擺在重要位置,真正在生態農業技術的研究方面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生態農業卻在各個稻作區顯示出防治水稻病蟲害的優勢,這一模式才應該成為我國水稻生產的發展方向,"方立鋒說,"但是,政策扶持、科研投入以及培訓推廣等多方面的不足,正阻礙著水稻生態農業技術的研究和推廣。"
??? 為此,綠色和平呼吁,中國應當暫停任何轉基因作物的商業化進程,重新評估現有轉基因研發投入政策,將現有巨額轉基因研究經費向生物安全評估研究轉移;同時,加大生態農業科技資金投入,對生態農業技術和模式的研究予以專項支持;并推進現有生態農業技術和模式的集成示范和推廣,加大農戶的培訓和政策補貼力度。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