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 □添加了有毒硼砂吊白塊的腐竹拿到了檢驗合格報告
??? □化學品頻"上餐桌",暴露食品安全檢測漏洞、監(jiān)管空白
??? 新華社發(fā)
??? 關注食品安全
??? ●南方日報記者 歐志葵
??? 光鮮的毒腐竹。視頻截圖
??? 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質再爆丑聞。昨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湖南警方破獲一起添加非食用物質生產腐竹的案件,一家衛(wèi)生條件*差、工藝落后的生產企業(yè)卻生產出合格的、外表光鮮的腐竹。經調查發(fā)現,原來該工廠在生產中添加了有毒有害的硼砂、吊白塊等物質。在腐竹等產品發(fā)現非法添加物已不罕見,近年來在廣東及其他省份監(jiān)管部門也屢有發(fā)現類似事件。對此,專家認為,化學品流入食品生產環(huán)節(jié)拷問我國食品及化學品監(jiān)管體系,食品監(jiān)管需要系統(tǒng)地來解決問題。不然,解決了三聚氰胺,就會出現吊白塊,解決了吊白塊還會出現其他物質,食品安全就會陷入老是"按住葫蘆浮起瓢"的尷尬境地。
??? 毒腐竹竟然檢驗合格
??? 據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報道,今年8月中旬,湖南省長沙縣榔梨鎮(zhèn)派出所民警在對轄區(qū)單位進行排查時發(fā)現,當地一家加工腐竹的閩樂豆制品廠其生產的腐竹外觀色澤度特別光亮,而在對這家工廠開展全面調查時,執(zhí)法人員發(fā)現該工廠衛(wèi)生條件特別差,生產設備簡陋,可是成品腐竹的產量和"質量"卻不低。"一千斤黃豆大概是生產三四百斤左右的腐竹,但閩樂豆制品廠生產的腐竹,一千斤黃豆能夠生產出660斤。"
??? 經一輪調查和檢測,結果發(fā)現,該工廠生產的腐竹含有硼砂、烏洛托品、吊白塊等。根據我國頒布的《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這三種化學品是明確規(guī)定不得在腐竹中添加的非食用物質。據介紹,硼砂是一種重要的工業(yè)生產原料,具有致癌作用并會在體內蓄積。而烏洛托品主要用作樹脂和塑料的固化劑,可導致人體過敏、致癌、器官畸形、細胞或基因突變。
??? 更讓人不可思義的是,這家閩樂豆制品廠生產的有毒腐竹居然還能拿到合格檢驗報告,從而進入更多市場。據調查,這家工廠老板和銷售商聯合作假,騙取產品檢驗合格報告。而這份騙取的檢驗合格報告里,只有對感官、重金屬殘留等容易合格的指標進行了檢測,并沒有涉及對有毒有害成分的檢驗,故使其問題產品輕易躲過"法眼".
??? 據了解,問題腐竹在生產中非法添加硼砂、吊白塊等有毒有害物質的現象時有發(fā)現。今年6月,廣東韶關警方通報其開展的"亮劍"專項行動中,就查處了多個不法腐竹加工窩點,這些窩點生產的腐竹產品里均有添加吊白塊、硼砂及其他有害非食品原料。
??? 檢測漏洞提供可乘之機
??? 事實上,不僅腐竹產品,在很多食品安全事件中,被發(fā)現在食品里非法添加化工原料的也很多。此前曾有媒體報道:在生鮮乳制品中發(fā)現皮革水解蛋白、三聚氰胺,在肉制品中發(fā)現含瘦肉精,在飲料里發(fā)現添加塑化劑,等等。
??? 多種有毒有害化學品進入食品中而無法發(fā)覺,一方面與我國的抽查檢測監(jiān)管方法有關。據廣東一位質量檢測人士介紹,食品中含有物質很多,在對抽查樣品進行的檢測中,他們不可能對所有物質、成分都檢測。因此,在檢測中,他們僅是依據國家標準規(guī)定,對某類食品標準里允許添加的成分、物質進行檢測,同時檢測它們的含量是否符合標準規(guī)定。有業(yè)內人士指出,正是這樣的抽查檢測,讓部分不良商家鉆了空子,在食品中添加非法添加物,而檢測抽查又檢不出。
??? 另一方面,目前添加到食品中的非法添加物層出不窮,不斷更新,添加手法和技術日趨先進和隱蔽,監(jiān)管部門難以發(fā)現。據記者了解,今年4月,僅衛(wèi)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名單》里,就有47種化學原料。
??? 除此之外,化學品在生產、運輸、流通、使用等環(huán)節(jié)存在監(jiān)管空白地帶,這也是化學品頻頻流入食品行業(yè)的主要原因。有專家舉例稱:"目前化工原料進入食品行業(yè),我國對此的監(jiān)管尚很缺乏。對如何防范和杜絕化工原料進入食品,尚沒有辦法。"衛(wèi)生部公布的非食用物質名單只是公布了名稱,但對于它們如何在生產、運輸、流通、使用這些環(huán)節(jié)加強防范和管理,保證這些化學品不在食品中使用或濫用,卻缺乏相關的規(guī)定。昨日央視報道里,公安部門也認為,由于這些在食品中禁止添加的化學品在生產、運輸、流通、使用等環(huán)節(jié)的監(jiān)管漏洞,很難對不法的食品生產者和經營者獲取、買賣這些化學品的行為進行監(jiān)控和處罰。
??? ■專家建議
??? 建議
??? 從源頭上切斷化學品流入
??? "對于化學原料的生產、流通、使用應建立可追溯系統(tǒng)。"昨天,國內乳業(yè)資深專家王丁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目前許多化學品的生產、經銷者對其產品的流向不負責任,即使明知購買、使用者是食品企業(yè),也銷售給他們,甚至教其使用。他建議,對于發(fā)現有化工品經銷和生產者為食品企業(yè)提供原料,就應嚴懲。
??? 國內不少專家及相關人士均提出"重典治食品安全".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教授劉俊海認為,在食品里面摻入對人體有害的添加劑,本身就是一種投毒的行為,"我國對于易制毒品(化學品有相當嚴格的監(jiān)管規(guī)定,包括出廠出庫流通保管還有消費銷售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但是對于易制毒品(化學品之外的其他對人體有害的工業(yè)原料,我們卻缺乏有力的監(jiān)管措施".他建議,對于在食品中違法添加工業(yè)原料的,應當像追究投毒罪一樣,追究他們的刑事責任,同時不免除民事責任。
??? 建議
??? 進一步提高食品檢測能力
??? "目前我國檢測能力相對落后,對于食品中存在有毒有害物質均無法檢測。"不少專家提出,應提高我國檢測能力,進一步完善檢測方法,真正建立食品安全風險預測和評估系統(tǒng),這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技術支撐。
??? 王丁棉表示,目前我國對于食品中存在有毒有害物質均無法檢測。他舉例稱,以乳制品中可能產生激素的成分和物質,他曾向有關部門列出20種物質的名單,然而檢測機構卻告知,有一半物質無法檢測出來。
??? 從衛(wèi)生部此前公布的《47種可能在食品中非法添加的非食用名單》文件中可看到,有25種物質在檢測方法一欄顯示空白或者填"無",這意味著有超半非食用原料無法檢測,相關監(jiān)管部門可能陷入無據可依的執(zhí)法尷尬境地。
??? 建議
??? 建立暢通的信息溝通平臺
??? 有專家提出,當前國內食品安全要"治亂",我國應建立暢通的信息溝通渠道,發(fā)動更多業(yè)內人士、專家、消費者及其他力量來舉報、反映食品生產中出現的問題,例如添加不安全物等,依托地方行業(yè)協(xié)會、企業(yè)或相關機構,建立起層層信息溝通渠道。
??? 同時,我國相關部門還應加大收集信息和研發(fā)的能力,包括從國際上收集各方信息,并盡快運用到我國食品安全監(jiān)管中。
1、檢測行業(yè)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