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近日,全國各地隨意標注"有機"標識、花錢購買"有機"
??? 【現象】
??? 多地超市高價"
??? 沒標示認證機構名稱、認證證書過期或撤銷,甚至偽造有機標識,近日來,廣西、山東等地多家超市銷售的"高質高價"有機食品被曝名不副實。
??? 11月24日,記者走訪了長沙多家大型賣場發現也存在不少類似情況。在長沙市芙蓉中路一家大型超市,記者看到,這里銷售的陜西周至獼猴桃上貼了梅紅色的標識,標注為"無公害精品鮮果",但既無認證標識,也無認證機構名稱,更沒有標認證碼。
??? 記者查閱《無公害農產品管理辦法》獲悉,全國統一無公害農產品標志標準顏色為綠色和橙色,圖案主要由麥穗、對勾和無公害農產品字樣組成。
??? 在另一家超市,記者向銷售員咨詢店內是否銷售有機蔬菜時,銷售員肯定地回答:"有",并指引記者到了一個單獨的專柜。這里的蔬菜都有保鮮膜包好,看上去整齊、干凈。但仔細觀察發現,蔬菜上的標識并非有機認證標識,而僅寫著精品蔬菜幾個字。
??? 記者在街頭隨機采訪了十多位消費者,問他們"什么是有機食品",回答卻五花八門:"包裝上有'有機'二字"、"標價比普通食品貴很多"、"口感好、有營養、無污染"……由于認知模糊,一般消費者很難判斷有機食品的真假。
??? 【措施】
??? 我省將對有機食品開展拉網式檢查
??? 針對此狀況,國家認監委已在10月下旬下發《關于進一步規范有機產品等食品農產品認證活動的緊急通知》,要求重點檢查認證機構檢查組配備、標志發放及認證檢查等活動符合標準情況。對不符合要求的認證機構,立即暫停、撤銷該認證機構認可資質;情況嚴重的,應當向國家認監委提出進行相應資質處罰的建議。
??? 11月16日,我省質量技術監督局下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全省有機產品等食品農產品認證活動的緊急通知》,決定對全省有機食品等農產品獲證企業、銷售場所進行監督檢查。對銷售場所,將重點查處偽造、冒用、超期、超范圍使用有機產品等食品農產品認證證書、標志的行為。涉及違法違規的,將依據相關法規嚴肅處理。
??? 對于獲證企業,將重點檢查企業是否持續符合認證要求。發現認證活動超出批準范圍、聘用未經認可機構注冊人員從事認證活動等行為,將責令整改,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并予公布。
??? 此外,目前我省正值螃蟹銷售高峰,各市州質監部門將在銷售場所張貼公告,明示當前獲得有機認證螃蟹生產企業的信息和舉報途徑、方式,指導廣大群眾明白消費。
??? 相關鏈接
??? 食品認證標準
??? 無公害食品
??? 國家控制等級*低的一種食品,蔬菜中不含有毒物質,并將某些有害物質控制在標準允許的范圍內。嚴格來講,無公害食品應當是普通食品都應當達到的一種基本要求。
??? 綠色食品
??? 我國特有的食品安全分級,其中的AA級相當于有機食品,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學合成物質;A級低于有機食品,生產過程中允許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學合成物質。從本質上來講,綠色食品是從普通食品向有機食品發展的一種過渡產品。
??? 有機食品
??? 有機食品是等級*高、安全性*好的食品,根據國際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的標準生產加工而成,生產加工過程中**禁止使用農藥、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質,并且不允許使用基因工程技術,同時產地周圍一定距離內不得存在工廠等污染源。生產轉型方面,從生產其他食品到有機食品需要2-3年的轉換期,認證要求定地塊、定產量。
??? 消費提示
??? 認證代號可驗"真身"
??? 專家提醒廣大市民,購買有機食品前,一定要注意包裝上是否有"認證代號",代號是一串的英文和數字的組合。可直接在購物現場用手機上網,進入中國食品農產品認證信息系統,打開后先需輸入認證號,然后在**搜索中按"獲證種類"一欄中選擇"有機產品認證"進行搜索。記者 未曉芳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