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自今年8月以來,
??? 發改委介入
??? 面對著新一年生產期的來臨,發改委準備在投產階段就要有所作為,把風險扼殺在萌芽狀態,要求各省在新糖的定價機制上統一思想,全面力保下一年度銷售價格的穩定。
??? 10月17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完善糖料收購價格政策的通知》,要求廣西、廣東、云南、海南和新疆五個糖料主產區實行糖料收購價由各省區政府統一定價,并且納入地方政府定價目錄。
??? 發改委要求,主產區價格主管部門要兼顧糖農成本收益、當地主要農產品比價及食糖供求狀況、市場價格、制糖企業成本收益等因素,合理制定糖料收購價格。另外相鄰產區政府要相互協調,保持收購價格水平適當銜接,主產區要全面建立糖料收購價格與食糖銷售價格掛鉤聯動、糖料款二次結算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統籌考慮糖農與制糖企業的雙方利益,倘若榨季內食糖銷售價格上漲較多,可提前實施價格掛鉤聯動,使糖農及時獲得食糖價格上漲增加的收益。并且要求各主產區政府相關機構加強價格監測與生產成本調查,強化價格監督檢查,嚴肅查處壓級壓價、抬級抬價等價格違法行為;嚴厲打擊捏造、散布漲價信息,相互串通、操縱價格、惡意囤積、哄抬價格等不正當價格行為,對于肆意擾亂市場秩序的商家徹底地實現了零容忍。
??? 2011/2012榨季北方甜菜糖產區新糖生產已經全面展開,南方甘蔗糖產區的甘蔗收購與糖廠開榨也將很快開始。發改委加大力度,用多種舉措干預白糖價格,特別是對商家擅自囤貨的壟斷行為給予*大的關注。廣西鳳糖和南華糖業就因存貨過多而進入了發改委的視線,雖雙方各執一詞,*終處理結果也未出現,但是足以起到了敲山震虎的威懾作用,以示發改委控價的決心。
??? 價格有所緩解
??? 隨著秋冬季節的到來,飲料、冷凍食品行業的白糖需求量大幅下降,中秋、國慶已經基本結束,貿易商也不再大批進貨,市場需求相對有所松懈。白糖銷售逐步進入淡季,這也將會成為白糖價格保持穩定重要原因之一。
??? 同時今年糖價過高的因素所致,大量食品中的食糖消費被淀粉糖所替代,淀粉糖企業抓住了這一機遇,加快技術革新,產能得到了大幅提升,淀粉糖的市場供應充足,對白糖的價格造成了不小的沖擊。
??? 淀粉糖替代白糖的產品主要有果脯糖漿、葡萄糖粉以及一定量的高麥芽糖,其中果葡糖漿在飲料行業替代*為明顯。果脯糖漿今年全年的產量在230-250萬噸左右,這就相當于替代食糖的消費量在220-250萬噸左右。同時,因淀粉糖和其他甜味劑的替代效應,國內淀粉糖的市場份額在未來也會逐步擴大,這對于目前超高的白糖價格**是一大利好。對于替代糖的發展前景,魯正期貨白糖分析師楊洋表示,如果白糖繼續處于高位,未來白糖市場的10%將會成為未來淀粉糖的市場。
??? 同時他還預計10月份國儲還有一次白糖拋售,將會再次對糖價形成一定的打壓,他說:"綜合多種因素的影響,未來一段時間白糖價格將會持續在7000元左右,*低會探至6000多元,但不會太低。"
??? 易漲難跌?
??? 統計數據顯示,近5年國內每月用糖量,12月至次年2月累計銷糖均量(含國儲糖約為360萬噸,占全年銷糖量的30%以上。所以有業內專家指出,目前糖市仍處于淡銷期。元旦、春節期間飲料、糖果、糕點等含糖品的消費水平高,使得一季度成為一年中的銷售高峰期。由于今年春節相對提前,進入11月份后商家將開始陸續備貨,消費將逐步得到改善,糖價往往易漲難跌。
??? 目前,北方糖廠陸續開榨,新糖上市量逐漸增加,新疆的食糖銷售中基本以新糖為主。南方蔗區由于糖料生長進度偏后,據悉將于11月中旬開榨。糖料成本占白糖制作成本的比例達到80%左右,因此糖料收購價格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糖價的運行區間。
??? 據悉,中國糖業協會定于11月1日召開食糖產銷工作會議,會議上將對新榨季各個產區的甘蔗種植面積以及產量預估進行通報,或有望對新榨季甘蔗收購價提出指導意見。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