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商務部近日公布數據,9月份國內食用農產品價格再度上漲,關乎居民日常生活的肉禽蛋菜糧油的價格幾乎全線上揚,使目前以食品消費價格占主導的CPI面臨較大的上漲壓力。隨著國慶將至,居民對食品的消費需求不斷升溫,引發了人們對9月份CPI可能再度走高的猜測。面對
??? 宏觀經濟形勢推動食品價格上漲
??? 幾個月來糧油副食"漲"聲一片。根據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上周,18種蔬菜平均批發價格比前一周上漲4.2%;糧油、雞蛋、水產品價格也呈上漲趨勢。而占CPI權重較大的肉類價格小幅波動,除了豬肉價格較上周小幅下降0.6%外,羊肉、牛肉和白條雞仍保持上漲趨勢。
??? "9月前3周食品價格的上漲具有季節性,主要反映中秋節和國慶節前夕對食品需求的拉動效應。"中金公司*近發布的報告指出,秋季農產品集中上市,影響農產品市場消費與需求的不確定性因素正在增多,而部分茄果、葉類蔬菜正處秋季換茬期,導致蔬菜市場供應略減,價格有所上漲。并且預計到9月底前,食品價格難見顯著回落,9月食品價格環比漲幅可能高達1.5%-2.0%.
??? 但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特約研究員徐振宇則認為,食用農產品價格的上漲,與"節日效應"關系不大。他表示,相比季節性需求的增長,農產品漲價更主要是受到成本持續上升的驅動,農產品價格總體上漲的趨勢不會改變,特別是生產資料、用工費用、運輸成本的上升對推動農產品價格上漲影響較大。
??? 徐振宇說,以往人們只要一談到食用農產品價格上漲,就歸結到供求關系上,但此次農產品價格的上漲背后有貨幣因素的影響。他將此歸結為"貨幣的被動超發".徐振宇表示,貨幣加速投放,導致了通脹預期加劇。
??? 食品價格對CPI漲幅影響顯著
??? 目前,我國國內通脹壓力仍然很大,CPI的不斷攀升使居民深切感受到物價上漲帶來的壓力。數據顯示,1至8月,CPI上漲5.6%,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2.3%,對CPI漲幅的影響十分顯著。
??? "我國CPI中食品類所占權重*高,且波動幅度較大、周期性明顯,是判斷CPI中短期走勢的重要參考。"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其中僅豬肉一項所占權重即高達2.5%-2.8%,且價格波幅*大,2011年前8個月平均漲幅已達13.6%,對CPI貢獻度較高。
??? "雖然國家已經采取很多調控措施,但是短時間內食用農產品價格仍很難降下來。"徐振宇甚至擔心,雖然降低物價有利于緩解當前通脹壓力,但有可能會導致供給過剩或緊缺的現象反復上演,反而會損害農民的利益,導致物價的周期性上漲。他認為,如果不解決農產品價格上漲背后深層次的原因,農產品價格也是很難降下來。
??? 但對于未來食品價格對CPI走勢的影響,連平表示,食品類CPI短期內仍可能緩慢攀高,但中長期內周期性走勢仍將占主導地位,出現快速大幅上升、持續高位的可能性不大。
??? 連平也認為,將來應該從數量型貨幣政策工具逐漸轉向價格型貨幣政策工具的使用,因為貨幣與通脹的關聯從來就較為密切,控制好貨幣供給源頭對緩解高通脹及通脹預期有著重要的作用。
??? 下半年物價漲幅將略有回落
??? 事實上,除了食品價格占主導因素外,影響未來CPI走勢的因素還有很多。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宋國青卻對食用農產品價格走勢表示樂觀。他預測,我國秋糧產量將會實現大豐收,而且歐美經濟持續疲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落,這些都對中國控制通脹比較有利。
???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也表示,食品類價格在兩三個月內雖然仍有一定壓力,但從長期看,食品價格因素對通脹的影響會逐步減弱。加之歐美經濟的大幅下降將使得輸入型通脹降低,原油價格每下降10美元,將分別拉低中國PPI和CPI0.2和0.5個百分點,使通脹放緩的有利因素增多。諸建芳預計,雖然通脹在短期內還看不到明顯的下降,9月份CPI仍將維持6.2%的高位,不過從中長期看,通脹逐步回落的趨勢已經明確。
??? 連平也預計,2011年下半年物價漲幅將略有回落,基于1-8月份平均高達5.54%的通脹率,預計全年通脹均值在5.2%-5.4%.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