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戴榆 楊淑 張娟娟發自上海
隨著6月底"限價令"期滿,有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7月21日)從上海各大超市及
專家指出,食用油生產和銷售價格已長時間倒掛,這種現象如果得不到扭轉,則短期內食用油提價的可能性*大.預計在中秋節前會有一波價格上調,漲幅在5%~10%.
此外,今年以來,上海市場的米面等其他糧食價格,基本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專家預計,未來主糧品種價格整體上行,但不會偏離政策調控價較多.
部分經銷商稱進貨受影響
昨日,樂購長寧店食用油專區的工作人員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該超市近期福臨門、金龍魚等食用油的價格并未上調,并且也暫未接到油價上調的消息.家樂福中山公園店福臨門導購員也向記者表示,目前的食用油價格并沒有上漲,暫時沒有聽說調價的信息.
位于上海曹安路的上海真新糧食交易市場的一位工作人員也向記者表示,各種食用油供應正常,包括散裝油在內的各種食用油價格,目前趨于平穩,暫未有大幅漲價的跡象.
不過,記者也發現,有少數品種食用油價格還是出現了略微的上調,且市場上悄然出現了部分商家囤貨的現象,一些商家表示進貨量受到了影響.
田東路漕溪菜場一位多年從事糧油生意的店主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食用油價格大部分沒有上漲,僅5L規格的海獅大豆油上周進價由每瓶50.5元漲到了現在的每瓶53元.按每箱4瓶來計算,每箱食用油批發價格上漲了10元.記者隨后又走訪了滬上數家超市,上述5L規格的海獅大豆油目前每瓶零售價從55.5元到58.9元不等.
"我們是直接向廠家進貨的.雖然這一批進貨價格還沒有上調,但是很快就要漲了."上述漕溪菜場糧油店店主表示,進貨的廠家告訴他,下一批的進貨價格可能會上調.另一位同樣從事糧油生意的店主則表示,"我們很擔心油價上漲,廠家那邊都說沒有貨.聽說國家不給食用油企業補貼了,因此不少廠家囤貨,等價格上漲了再拿出來賣."
對于是否會出現供貨商囤積食用油導致貨源不足的問題,聯華超市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應該不會出現斷貨現象.一般來講,超市缺貨之后會直接向總部調貨,"而且食用油應該不會漲價".
專家:預計中秋節前提價
"'限價令'畢竟不是行政命令,因此有關部門也不會發出正式通知解除."中華油脂網信息主編郭清保指出,在物價繼續走高的壓力下,漲價仍然是個敏感話題.另外有消息傳出,近日國儲將定向拋售400萬噸臨儲大豆,約占國內大豆市場一個月消費量,這也反映了國家希望抑制油脂價格的政策導向.因此,除非有關部門給出一個明確答復,否則企業不敢隨意漲價.
然而,食用油企業已經長期價格倒掛、虧本經營,如果這個問題繼續得不到解決,則短期內提價的可能性*大."正常情況下,每年中秋前食用油進入消費旺季,如果這時利潤還回不來的話,企業可能會出現全年虧損,財報會很難看."郭清保預計,食用油價格會在中秋節前上調,調價空間在5%~10%.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雖然今年以來食用油價格平穩,但米面等其他糧食的價格則較去年出現上漲,部分品種漲幅較大.
上述銷售糧油的店主告訴記者,去年市場上還能見到1元多一斤的大米,今年大米的價格全部在每斤2.5元以上,尤其是低價普通大米的漲幅*大.
"受長江流域前期遭遇大雨天氣的影響,目前早秈稻的收購價已從年初的2100元/噸上漲到了2260元/噸."郭清保告訴記者.
此外,由于深加工需求旺盛,今年玉米收購價漲幅較大,從年初的約2000元/噸上漲到2100元/噸.而隨著新麥的上市,鄭州普通白麥收購價雖然從5月份的2100元/噸下滑至2020元/噸,但仍然高于年初時的2000元/噸.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