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雖然
短時間內肉價"蹦*"令不少養殖戶困惑.就在去年,因為肉價低迷,加之部分地區疫情蔓延,使許多養殖戶棄養,導致今年豬肉價格大漲.在江西,去年一些縣生豬出欄價*低時每斤只有4.6元,僅僅一年過后,目前就達到每斤10元,創歷史新高.
農業部生豬波動規律性研究課題組的調查顯示,從改革開放到2007年,我國生豬生產先后經歷了6次明顯的價格波動,一個周期為6年左右.但課題組專家、中國農科院研究員王濟民說,2008年以來,這一周期已縮短為3年,且價格漲跌幅度更大,令人關注.
在廣東惠州市郊汝湖鎮,養豬12年的鐘光明已經歷三次"豬周期".1998年,他剛入行就趕上一個低谷,直到2004年才嘗到波峰的甜頭.但2006年,他又遇到一個低谷,差點破產.經過2008年肉價高峰之后,去年又是一個谷底,他出欄一頭豬要虧一兩百元.
"養豬就像坐過山車."在年出欄680萬頭的廣東溫氏集團信息中心,管理人員姚繪指著肉價曲線圖說,新一輪上漲有個明顯變化,即單邊上漲.
"豬肉價格的周期性震蕩并非中國獨有."王濟民說,國外豬肉市場也是約5年一個周期,但像國內頻繁"暴漲暴跌"的劇烈波動比較罕見.
周期縮短、價格"蹦*",暴露了國內生豬產業的諸多"軟肋".同時,肉價監管出現"逆調節"現象,也亟待改善.
一些養殖專家表示,當規模化養殖占到市場的80%以上,"豬周期"振幅就會趨于平穩.而在國內,家庭散養等小規模生產仍占較大比例,每逢周期性價格震蕩,都會出現"散養戶跑得快,規模戶跟不上"的現象.
記者調研發現,肉價監管一定程度上平抑了高價,但監管中也出現"逆調節"現象,加劇了市場波動.
在政府出臺扶持生豬生產的五條政策措施后,市場立即作出反應.監測顯示,近日全國生豬收購價得到穩定,并呈微幅下降態勢.
價格調控只能穩定一時,從長遠看,如何跳出肉價大起大落的"豬周期"?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李國祥認為,面對新一輪肉價波動,輿論應該理性看待,政府應吸取教訓,更多地尊重市場規律,同時適度采取干預措施,進行科學調控.
破解"豬周期",根子還在促進產業升級.江西省畜牧局局長黃峰巖表示,在擴大規模化、專業化、工廠化養殖的同時,今后國家應采取措施促進產業化、標準化和品牌化生產.要扶持龍頭企業與小農戶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用品牌**畜牧業發展.(林艷興 葉前)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