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受需求旺盛影響,今年4月初以來,國內
據了解,小麥和玉米具有較強的替代性,在當前小麥價格趨降、玉米價格趨升的背景下,部分玉米消費市場正被小麥擠占.
分析人士認為,小麥適當進入
飼料企業積*收購小麥
"受小麥玉米價格倒掛影響,在部分飼料加工企業出現飼用小麥代替玉米使用的情況,這將在不同程度上拉動小麥價格的上漲."高唐縣糧食局相關負責人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進入二季度以來,受到玉米庫存量下降及需求上升等因素影響,山東省高唐縣小麥、玉米價格出現倒掛.據高唐縣糧食局監測顯示,該縣玉米價格達到1.10元/斤左右,而小麥價格則在1.04元/斤左右.
"近年來,臨儲小麥拋售堅持順價原則,從市場價與托市價的價差看,*低為50元/噸,2009年以來,兩者之間的價差已擴大至150元/噸之上."中華糧網分析師張智先認為,按照目前150元/噸的差價,在無其他影響因素刺激下,預計后市小麥價格將保持在2050元/噸之上.
"近期當地玉米市場價格堅挺,下游廠商采購謹慎,由于當地玉米存糧逐步減少,預計后市玉米價格將高位盤整."張智先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近期新麥陸續上市,且質優價廉,多數飼料企業開始采購部分小麥來滿足禽料生產.
受近期豬價迅速上揚的影響,以河南牧原食品公司為例,企業季節性原料儲備意愿強烈,新麥收購態度積*,日收購量在200噸左右,成為當地的收購主體.
"即便后期小麥價格上漲,但從今年4月初形成的倒掛短期內將會繼續."張智先表示,正常情況下,小麥平均價格要比玉米高出130元/噸,目前玉米價格已超出小麥至少150元/噸,正反280元/噸的價差短期內很難改變.
同時,據中華糧網預計,用糧企業后期用量依然很大,或面臨集中補庫,且國內玉米供需"緊平衡"局面依舊,玉米市場底部支撐仍存.進口玉米雖已進港,但暫不投放市場,其對市場調控能力還尚未可知.
玉米價格漲幅大于小麥
"正常年份小麥和玉米價格比均值為1.1:1,但進入2011年以來,小麥與玉米間的比價正偏離該區間,國內外市場均出現兩者價格倒掛的現象."中華油脂網信息主編郭清保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從國際小麥、玉米價格走勢看,在正常情況下,小麥合約價格通常比玉米高150美分~175美分.但自去年12月開始,兩者價差便呈持續縮小態勢.到今年4月12日,盤中交易合約報價15年來首次出現小麥價格低于玉米的情況.
來自新加坡的貿易商稱,每當玉米和小麥的價差縮小,需求將會轉向飼料小麥,從而幫助小麥重拾一些升水.但從目前情況看,進入6月后的大部分時間,玉米價格均高于小麥.
"兩者價格出現倒掛,國際市場上是由于小麥價格跌幅大于玉米導致,而國內則因玉米價格漲幅大于小麥."郭清保認為,后期國內小麥價格將保持上行勢頭,玉米價格漲勢則因政策調控等原因有望趨緩,縮小對小麥的升水.
從歷史數據看,自1998年以來,僅有兩次出現階段性的小麥、玉米價格負價差.2001年3月4日至10月14日期間,小麥高庫存背景下的市場價格持續低迷,小麥價格低于玉米長達7個月;另外一次則在2007年6月10日至2008年9月7日,吉林、河南等產區紛紛上馬玉米深加工項目,國內玉米價格飆升.
"現在玉米深加工利潤已突破300元/噸,而單純糧食交易利潤只在100元/噸."郭清保指出,從目前玉米消費流向看,受利潤驅使,玉米主要的消費為飼料需求,其次便是玉米深加工.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李國祥(微博)指出,即便自去年10月份以來,國家多次出臺政策控制玉米深加工企業需求,但效果并不明顯,深加工企業收購加速了玉米價格的上漲.
張智先認為,"小麥玉米價格的倒掛,主要表現是其在飼料領域的替代作用.從一定程度上來講,由于當前小麥庫存相對充足、玉米供給偏緊,小麥適當進入飼料領域是有利于糧食市場整體平穩運行的."
但他同時表示,如果小麥和玉米價格倒掛成為一種常態,則會引發玉米播種面積的不斷擴大,小麥播種面積縮小,不利于糧食產業的健康發展.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