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盡管本輪豬肉價格上漲主要是生豬存欄量較低所致,但為保證短期價格平穩,各級儲備肉將在調控中扮演重要角色.
上周五,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表示,要適時向市場投放中央儲備
多位人士分析稱,隨著調控效果顯現以及生豬出欄量增加,預計9月后豬肉價格將開始回落,但依然會維持在相對高位.
地方儲備肉杯水車薪
商務部數據顯示,我國36個大中城市的豬肉批發價格,7月初環比上個月增長17%左右,比年初增長38%左右.
雖然中央儲備肉仍按兵不動,但地方儲備肉早已亮相.6月下旬以來,遼寧、山東、陜西等10多個省市均已向市場投放儲備凍肉,價格每斤一般低于市場肉價2元~5元.
而豬肉價格漲勢并沒有因為地方儲備肉的出場而回落,以*早投放儲備豬肉的遼寧沈陽為例,20天來,沈陽市鮮豬肉價格比剛投放時每斤仍上漲約0.65元.
一家豬肉供應企業工作人員表示,23噸肉都不到沈陽日均消費量的1/20,只能在短時間內把鮮豬肉價格拉低幾毛錢,并不能減緩價格長期上漲的趨勢.
"可能動用中央儲備肉."遼寧省服務業委員會一位相關負責人表示,一般在地方儲備肉投放一個月內,肉價沒有達到預期平抑的效果,便可能會申請中央儲備肉進入市場.
根據商務部新近的態度,中央儲備肉也很有可能隨時投放市場.另據姚堅介紹,目前我國有20萬噸的中央儲備規模.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周思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按照人均每天消費100克豬肉計算,20萬噸能夠滿足20億人的日均消費,相對我國約5000萬噸的整體豬肉消費量,20萬噸的中央儲備凍肉數量并不大.
姚堅對此表示,隨著老百姓生活的日益改善,中央儲備會在20萬噸的基礎上陸續增加.
生豬存欄連續4個月回升
據悉,7月份的**周,全國的豬糧比價是8.53:1,有分析人士稱,如果豬糧比上升至10:1左右,中央儲備凍肉便會進場救市.
但事實上,投放儲備肉并非是本次豬肉價格調控的*優手段.盡管豬肉投儲已箭在弦上,姚堅仍強調,還是要靠市場來讓豬肉價格回到合理范圍.
安信證券認為,此輪豬價上漲的根本原因是生豬存欄量太小,即使后期中央開始拋售儲備凍肉,供需缺口大的基本局面也不會因拋儲得到根本性緩解,豬肉價格下行空間有限.
"對于這一次生豬價格上漲,我們主要采取引導、促進生豬生產的措施,而不是直接調控價格,是通過生產的發展來穩定價格."農業部總經濟師陳萌山表示.
目前來看,調控正在取得成效.據農業部對2000個養豬場進行的監測,生豬存欄環比增長0.8%,同比增長0.5%,連續4個月小幅回升;6月份能繁母豬存欄是4720萬頭,環比增長0.2%,同比增長0.9%,連續兩個月小幅回升,說明生產能力也在回升.
新希望集團副總裁王航給出了一個下降時點,他稱,隨著高溫天氣抑制豬肉消費需求,以及生豬存欄量和母豬存欄量開始正增長,未來供給將略有上升,預計9月后豬肉價格開始下調.
所幸的是,豬肉價格漲幅已經連續兩周收窄,周思然判斷稱,各地地方儲備肉的投放及各項價格調控措施的出臺,將大大減緩豬肉價格的上漲幅度,再加上消費進入淡季,價格上漲的壓力將有所減弱.
相關新聞 發改委:食用油限價已于6月底結束
年初以來,"漲"聲響徹整個上半年,而作為主要消費品的食用油,卻不在漲價之列.
近日,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相關負責人對外表示,之前針對食用油的限價令已經解除.
2010年11月底,在國家發改委約談后,中糧集團、益海嘉里、中紡集團和九三糧油等被約談企業,被要求在2011年"兩會"期間維持價格平穩,不能漲價;今年4月,第二次約談來臨,相關企業再被要求兩個月內不得漲價.
據了解,在國內小包裝食用油市場中,益海嘉里旗下的"金龍魚"大約占40%,而中糧集團旗下的"福臨門"小包裝食用油約占12%.
中華油脂網數據顯示,食用油限價令執行期間,由于終端價格遭管控,同期國際大豆價格達到10%~15%的漲幅,豆油消費量占四成以上的食用油行業,連續7個月出現售價低于成本的價格倒掛現象.
據媒體報道,7月初,山東魯花集團開始試探性漲價.7月10日,魯花集團公開表示,由于食用油限價結束,且原料價格大漲,魯花品牌的花生油漲價5%.而11日,魯花方面又表示,產品并沒有漲價.
針對近期魯花花生油漲價問題,發改委價格司相關負責人回應稱,之前對于食用油限價的禁令的確已經解除,但魯花并未漲價.
而對于限價令結束、有關食用油即將漲價的傳聞,中糧集團、益海嘉里則在稍后均表態不會跟進.益海嘉里投資有限公司新聞發言人束建群表示,益海嘉里旗下金龍魚產品近期沒有提價計劃,對于一些賣場的價格調整,金龍魚方面并不知情.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