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2007年肉價大漲時,國家出臺了刺激
7月14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50個城市主要食品平均價格變動情況"顯示,7月1日至7月10日,豬肉價格與上期(6月21-30日)相比,仍維持在高位,不過漲幅已經收緊,漲幅為1.9%,其中,五花肉價格為31.25元/公斤,上漲0.58元.
豬肉價格上漲對通脹已經構成足夠威脅.7月13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就主持國務院會議,制定了相關措施遏制肉價上漲.但專家認為,這些舉措仍有一定的滯后性,并可能打亂"市場之手"隨后的調控節奏.
貨幣超發引發漲價?
商務部預報顯示,從2010年6月4日開始,中國鮮豬肉批發價就呈上漲態勢,尤其從今年5月開始,價格上漲陡然加速.去年6月4日,鮮豬肉批發價為14.52元/斤,今年7月8日,批發價變為了26.09元/斤,漲幅已接近一倍.6月CPI同比大漲6.4%,創下近3年來新高,其中僅豬肉價格就影響CPI上漲約1.37%,對CPI的貢獻超過20%.部分網民形象地將CPI稱為"China Pig Index"(中國豬肉指數).
在業內人士看來,肉價上漲可部分理解為"周期性因素影響".中國肉價曾在1997年、2001年、2004年、2007年出現過大漲,2007年更是創出當時歷史新高,其相隔的年份均為3年或4年,且大漲前一年,均出現過養殖戶積*性不高,或是肉價創新低的情況.
"*根本的原因還是供需失衡."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分析師蔣從文表示,"一方面,自2008年、2009年肉價連續下跌后,不少生豬散養戶就放棄養殖生豬;另一方面,養豬成本不斷攀升,一定程度上支撐了肉價走高."
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宋頌興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本輪豬肉價格大漲源自2007年8月,"當時肉價大漲后,國家出臺了刺激養豬業的政策.隨后,市場出現了大量養殖戶,在打破了'市場之手'的調價后,供大于求的情況提早出現,肉價在2008年和2009年連續創出新低.利潤大幅下滑再次打壓了養豬積*性,進而直接導致2010年、2011年肉價大幅上漲."
經濟學家郎咸平卻認為,本輪豬肉價格高企,根源還是貨幣擴張."2011年**季度出欄的生豬是2.3億頭,比去年增長2.5%,沒有出現供應不足,且豬瘟造成大量的死亡現象也不存在.橫向比較東北玉米6月同比14%的漲幅,換算成豬肉價格,豬肉要漲0.7元/斤,這解釋不了目前5元/斤的漲幅."郎咸平對媒體說,"惟一的解釋是貨幣購買力在下降,尤其是,中國近年來發了76.5萬億元的貨幣,是GDP的2.5倍之多."
但郎咸平也指出,由于跟其他商品相比,近十年來肉價漲幅較小,"目前出現的大幅上漲,只是在貨幣超發的情況下的價值回歸".
開始養殖調控
溫家寶總理已于7月1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確定促進生豬生產持續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
會議表示,要加大生豬生產扶持力度,"今年中央支持大型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和小區建設的投資恢復至25億元.對養殖戶場按每頭能繁母豬100元的標準給予補貼."會議還表示,將從"強化信貸和保險支持","妥善安排低收入群體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加強生豬等'菜籃子'商品生產、流通、消費領域的統計、監測和分析"等方面著手,抑制豬肉價格的大起大落.
"這對于抑制肉價有一定作用."宋頌興說,"政策主要是提高養殖戶的積*性,保障市場豬頭供應,遏制肉價上漲.尤其是從信息統計和監測上著手,將加大對農民養豬的指導性,對預防肉價的大起大落有積*意義."
"但這些舉措還是有一定的滯后性,或許會再次打斷'市場之手'."宋頌興表示,"真正的宏觀調控應該在肉價大漲大跌前顯現作用,從數據統計公布上看,還應加入一些經驗數據,如種豬存欄數和生豬存欄數."
蔣從文則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說,上述相關政策更傾向于規模化養殖戶,中小散養戶實際上受益不多,"要真正抑制肉價,必須切實提高中小散戶的積*性".
降價還需半年?
對于未來肉價,兩位專家均表達了相對樂觀的情緒.宋頌興表示,"以豬肉養殖3-6個月的周期看,到年底前,豬肉價格可能會回調."
蔣從文認為,"受生豬繁育周期長、養豬成本居高不下、社會物價普遍上漲等因素影響,生豬及豬肉的低位時代或難重現,價格拐點預計*快在2012年夏季."
農業部網站近期發表的農業部畜牧業司司長王智才署名文章稱,"當前豬價同比漲幅高,部分原因是去年6月生豬價格處于近年價格低谷,價格同比基數過低.預計今年七八月份后豬價同比漲幅將逐步回落;隨著價格對生產的刺激和消費的調節,生豬價格繼續上漲的空間有限;但受養殖成本高等因素影響,豬價將總體保持高位."
農業銀行戰略規劃部總經理胡新智對媒體表示,"下半年豬肉價格漲勢雖會由于生豬供應量觸底回升而有所遏制,但不斷上漲的飼養成本和能繁母豬存欄量依然較低,預示著下半年豬價仍將在高位運行.因此,下半年豬價仍將保持上漲,但漲速會有所放緩."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