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華龍網訊 以為隨著天氣漸熱,等待
肉價半月再漲10%
“兩周前這些豬肉價牌大多是20~30元/公斤,現在80%都變成了30元~40元,看來這肉價上漲是剎不住了。”昨天早上,在大坪一家超市里,市民楊女士望著頭頂的肉價牌忍不住嘆息。
記者走訪市場了解到,相對于兩周前,豬肉價格又漲了10%,其中頗受歡迎的腰柳和里脊肉已經從每公斤34元左右,上漲到37.6元;而之前穩在26元上下的后腿肉則飆到了30.6元;*厲害的當屬纖排,從之前34元左右直接漲到了40.6元,漲幅超過15%。
隨后記者從我市*大的屠宰場華牧了解到,昨日,該場白條肉的出場價為洋三元每公斤24元,土雜豬22元。較6月中旬也上漲了10%左右。
供應緊張是主因
“現在的肉價可以說達到了史上*高水平。”永輝超市生鮮部營運部負責人李鋒稱,造成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二。**是天氣過熱,不利于外地豬源進入重慶,影響肉價。其次,由于目前全國豬肉供應都處于“緊平衡”狀態,雖然在高價與高溫的雙重壓力下,市場對豬肉的需求量銳減,但是豬肉的供貨量同樣沒有太明顯的提高,供應緊張的大環境并沒有改變,豬肉淡季漲價的預期依舊強烈。所以,豬肉價格才能如此勇往直前。
“在漲價的環境下,部分豬肉的漲幅會非常突出。”李鋒稱,對于賣場而言,雖然白條豬每公斤只漲了1塊多錢,但是這些上漲的成本,只能分攤到如纖排、里脊、后腿肉等比較暢銷的部位,“比如說銷量很小的肉皮,在白條豬12元每公斤的時候,賣價是3.4元,如今白條豬漲到22元了,賣價也只是4元。”他分析認為,漲價對滯銷產品的價格影響不大,賣場要消化成本,只能集中反映在少數部分,因此排骨、里脊等暢銷部位單價沖上40元是很正常的。
肉價后期將回落
華創證券分析師盛夏指出,此輪豬肉價格的波動主因還是供給不足,他表示:“豬肉價格上漲是3年一個周期,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的一輪上漲正好在這個周期內,目前的價格已經超過了2007年的歷史高價。由于在今年1~2月份國內生豬因疫病導致了大面積的死亡,存欄相對減少,市場出現供給不足拉高了肉價。”他認為,隨著養殖戶出手補欄,市場供應量將出現較大提升,后期豬肉價格會有所回落。
近年養豬盈虧情況
2007年 受肉價上揚影響,散養豬每頭賺384元;規模化養殖賺403元。
2008年 受政策鼓勵,規模化養殖遍地開花,肉價達到高峰后開始下降,散養每頭凈利潤33元;規模化利潤347元。
2009年 散養虧149元;規模化養殖賺104元。下半年肉價開始抬頭,逐步盈虧平衡。
2010年 成本上升,但價格并沒有上升,散養虧102元;規模化賺97元。
消費影響
豬肉銷售遇冷 其他肉類走俏
高昂的豬肉價格已經讓消費者深感難以承受,很多市民開始選擇牛肉、雞肉、魚肉等代替豬肉。“豬肉牛肉價格差不多,還不如吃牛肉。”昨日,市民楊女士在豬肉柜臺前張望了一番后,*終選擇了35.8元/公斤的牛肉。她告訴記者,家里好幾天都沒有買豬肉了,“雞肉、鴨肉、魚肉都比豬肉便宜很多,*近買這些肉比較多。”記者了解到,目前活雞的零售價大致在每公斤30元左右。一家在重慶擁有50家門店的大型超市生鮮采購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因為價高,該超市的豬肉銷量同比減少了三四成,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其他肉類,如牛肉、雞肉、鴨肉、魚肉等的銷量則有小幅上升。
行業影響
養殖戶淡定補欄
不再當“盲目的豬倌”
豬肉價格創下歷史新高,超過了2007年的記錄。但是與2007年肉價上漲時,大家蜂擁而上大建養豬場的情形相比,今年養殖戶顯得比較淡定。“今年以來,我的豬場一直是滿欄,不打算再額外建豬場了。”長壽的養殖戶蔡清洪告訴記者,自己就是2007年進入豬市的那一批“盲目的豬倌”,2008年和2009年,低迷的豬市已經讓他“看淡”了,因此即便今年的豬價已經遠遠高過了2007年,他也不會刻意擴大養殖規模。
記者多方打探了解到,有了前兩年肉賤傷農的教訓,今年不少養殖戶雖然選擇了補欄,但是均顯得更加理智。
重慶海林生豬發展有限公司老板李海林告訴記者,自己每個月都會向主城供應三四百頭豬,肉價上漲讓他松了一口氣。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頭豬長到100公斤,要吃550公斤的料,以目前每公斤4元的價格來算,再加上水電人工,養殖成本就達到了1400元,加上仔豬價格200元,*終一頭出欄肥豬的總體成本高達1600元。
隨著肉價上漲,即便是這樣的高成本,養殖戶依舊有賺頭。以生豬收購價18元來算,一頭100公斤的肥豬就能賣到1800元。一頭豬的利潤就有200~400元。“但是對我來說,這也只是保了本。”李海林稱,2009年上半年,*低的時候每公斤收購價才8元,自己的豬場賣出去的7000多頭豬,算下來每頭平均要虧200多元。
記者也從市物價局*近兩年進行的養豬成本調查分析中看到,2009年,散養一頭豬虧149元,下半年肉價開始抬頭,逐步盈虧平衡。但到了2010年,成本上升,但肉價并沒有漲,養殖戶一頭豬虧102元。
我市知名”豬倌“、南方金山谷農牧董事長孫甚林認為,豬肉是已經充分市場化的產品,由市場需求確定價格,周期變化不可避免。去前年,養豬的多了,價格就下去了,而目前的高肉價就是因為養豬的人少了,緩解這種狀況還需要時日。他認為,要想穩定豬肉價格,就要實現農業產業化、養豬企業化,進行大規模的飼養,改變養殖行業小農經濟的局面,走集合發展之路。
本組稿件由記者 陳柯 采寫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