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中廣網北京7月8日消息(記者劉黎 陳俊杰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如今提到“
【泔水車輸送地溝油 專家:需管住"來源"和"去向"】
為什么這個頑疾無法根治?誰又該承擔起這個重任?
地溝油泛指我們生活中各類劣質食用油,除了我們熟知的泔水冶煉的地溝油外,知情人說,還有另外幾種不為人知的。
知情人:一種好的就是炸東西出來的那個,它是以植物油為主,還有就是烤鴨油,肯德基、麥當勞那些油,回去簡單加工一處理以后,一般地也是在當地就銷售,第三種油就是現在很多人從地溝里面撈出來的油,他是每天去弄的那個油。
安徽合肥市各大酒店門前,每天晚上都會停著三輪車,上門的人會花錢買走泔水。
酒店工作人員:每天晚上九十點鐘人家來倒泔水,倒了以后就走了,老早倒泔水人家一個月還給幾十塊錢,現在不給錢了。他們一般四五個大桶,天天晚上都過來。
知情人說,這些泔水被拉走熬制成地溝油。
在福建晉江市,記者找到了加工的黑窩點,窩點里除了滿地的蚊蠅,就是裝滿剩菜剩飯的鐵鍋。老板向記者以每斤3.5元錢的價格推銷潲水油。
老板:潲水油它是帶辣味的,紅紅的。
記者:帶辣味的(潲水油做火鍋,不能做嗎?
老板:能做啊,但是好的、透明的潲水油要3.5元左右。
在北京,知情人士透露,城鄉結合部有5000多人靠加工地溝油為生。
知情人士:一般是城鄉結合部比較多。
記者:“現在從事地溝油加工的主要是什么人?”
知情人士:河南幫、安徽幫、東北,四川的,各種派系都有。
記者:勢力范圍大的話大到什么程度?
知情人士:每天銷5000噸到10000噸。
據專家估計,全國每年大概有200到300萬噸的地溝油回流到餐桌。
地溝油含有致病、致癌的毒性物質是不爭的事實,但地溝油存在,我們卻很難發現它。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學院教授胡小松說,對于地溝油并沒有有效的檢測手段。
胡小松:將近一二十年的科學家的研究,依然沒有一個很好的辦法,用各種精密儀器,各種現代化的分析手段,也沒有找到很好的一種方法來說,含有什么,哪幾個特征的化合物,那么這個油里就含有地溝油,或者這個油就是百分之百的地溝油。
有人指責飯店是地溝油加工的源頭,質疑飯店為什么要把泔水賣給地溝油加工者。
在調查中,飯店經營者無不喊冤,**不知道泔水被加工成為地溝油,其次,將泔水交給市容部門管還要交費用,而給來回收的人就省了一筆,或許還能賺點錢。
飯店工作人員:我們也沒有地方倒,倒到下水道容易堵。
在餐飲經營者抱怨泔水處理難被迫轉給黑作坊時,一些正規的餐廚垃圾回收企業卻始終擺脫不了吃不飽的境地。
以“地溝油”為生產原料的山東金信達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年產20萬噸生物柴油項目已經投產運行。金信達公司負責人范磊說,可是國家支持的好項目卻因為原料供應不足,生產線處于半停產狀態。
范磊:咱們的柴油市場打開了,但是地溝油收不起來,沒有辦法只能停產了。
在我國,全國大部分城市都已建立餐廚垃圾回收處理系統,但花費巨資投入的工廠卻叫好不叫座。
濰坊市確定由政府部門回收地溝油已有數月,在奎文區,500多家餐飲服務單位僅有十分之一和政府簽訂了回收協議,三分之二的地溝油流向不明。
在北京,全市食用油年消耗量為60萬噸,但4家專門從事餐廚廢棄油脂收集運輸的企業,年回收地溝油大概僅為3000噸。
業內人士指出,巨大的利潤讓某些人甘愿鋌而走險,而
記者在安徽省采訪時就出現“告狀找不到衙門”的現象。工商部門說,在地溝油流通管理環節中,他們不是主要監管方。
工商部門:餐飲這一塊是屬于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管理。質監是管生產,小作坊生產這一塊找他。我們管哪一塊,要是在市場上賣,我們管流通領域。
質監部門說,質監不是牽頭部門。
質監部門:地溝油主要是各地屬地管理,涉及到加工這一塊,我們接到舉報也查,飯店懷疑的就進行抽檢。
知情人也抱怨,在投訴時遭遇了類似的情況。
知情人:這個項目的許可在市政管委,市政管委說行政執法在城管局,城管局說工商局,在食品安全辦,食品辦說也不歸我們管,歸技術監督局,技術監督局說歸衛生局管,到底誰管呢?誰都不管。
業內人士建議,在政府管理層面應該摒棄“多龍治海”的管理模式,集中統一由一個部門管理,明確職責。
業內人士:因為它跟食品安全有關系,跟老百姓的健康有關系,我覺得應該是食品安全部門把這個事情管起來。
另外,也有專家建議,在應該給廢油處理企業松綁,允許組建自己的回收隊伍,以正規軍來打擊游商的回收,并給予適當的技術補貼,壯大勢力,以建立純凈的油品市場。
作者:劉黎 陳俊杰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