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中國
事實上,自從2004年乳業發布“禁鮮令”之后,由乳業標準引發的爭議幾乎從來沒有停止過。每一次乳業標準的醞釀和出臺,多少都會在業內引發爭議。而反觀近十年來,中國乳業在經歷“阜陽劣質奶粉”、“回爐奶”、“還原奶”、“三聚氰胺風波”等事件的沖擊下,已經步履艱難,消費者對國產乳制品的信心更是千瘡百孔。乳業標準的公允性遭到質疑,是否將成為壓倒駱駝的*后一根稻草?傷不起的中國乳業,又該拿什么去挽回國人的信心和信任?
乳業國標倒退屢有“前科”
日前,廣州市奶業協會會長王丁棉在一個奶業論壇上對去年實施的乳業國標進行了炮轟,稱中國乳品標準創全球*差標準。據了解,按現行乳品安全國家標準要求,每百克生乳的蛋白質含量為大于等于2.80克,而在該標準頒布前的要求是不低于2.95克。生鮮乳菌落總數以前允許每毫升50萬個,現在是每毫升200萬個。而歐美標準是,原奶細菌數允許*大值為每毫升10萬個,生鮮奶源的蛋白質含量3%以上。他還將槍口對準伊利和蒙牛,指名道姓稱這些乳業巨頭和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綁架了國家標準,使之倒退了25年。
記者留意到,事實上關于乳業標準“倒退”的爭論已非**次。早在2007年初,《液體乳(液體奶》以及《酸牛乳(酸牛奶》新標準征求意見稿一發布,就在乳企中引發“乳業新標越改越倒退”的質疑。原因是上述兩新標準將替代原有的《巴氏殺菌乳》和《滅菌乳》兩個國家標準,然而卻取消了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兩項重要的衛生指標。對此當時不少業內專家都感到不可思議,“連咸菜都嚴格限制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量,為什么牛奶這種日常攝入量那么大的食品卻毫無限制?”
記者留意到,自從2004年乳業發布“禁鮮令”之后,幾乎每一次乳業新標準的醞釀和發布都引發過爭議?!坝捎谝l高度爭議而三度‘難產’的乳業‘禁鮮令’雖然在2008年被正式取消,但其背后牽涉到的巴氏奶和常溫奶兩大陣營所屬乳企之間的利益之爭卻從未停止。”一位知情人士說。
在王丁棉眼里,去年實施的奶業國標類似禁鮮令的翻版。他認為,新國標過于偏向常溫奶,已經導致巴氏殺菌鮮奶在我國液態奶中所占份額連20%都不到。而巴氏奶在國外是主流,北歐五國消費巴氏奶達99.5%。
奶農、消費者雙雙遭綁架
面對炮轟和質疑,參與修改牛奶標準的內蒙古奶協秘書長那達木德拋出了“國情說”。他解釋稱,目前中國乳品行業處于初級階段,國情決定中國乳品無法達到較高水平,因此降低相關標準有利于行業發展;否則按照較高標準,生乳的合格率大幅度下降,七成的中國奶農將只好無奈殺掉自己的奶牛,奶源供應將更緊張,優質奶源將更少。其言下之意,全國奶農是降低標準的得益者。
對此,王丁棉再次進行了反駁。他指出,蛋白質含量關乎營養,菌落總數則攸關質量,但是蛋白質含量和菌落數量不是什么高科技含量的東西。即使是散戶,只要舍得給牛喂精飼料和優質牧草,不用三五天牛奶中的蛋白質含量就會提高。此外,牛奶在剛離開乳房的一瞬間,其菌落總數其實非常低,每毫升不過3000~5000個,*多也不過1萬到2萬個,而之后能達到200萬個,主要是進入加工環節這一時間段造成的。在牛奶被擠出送到收奶站之前,奶農可以用冰塊包住盛牛奶的容器,這土辦法不難做到,效果也很好。所以減少菌落總數不是奶農做不到,而是乳品加工企業的設施跟不上。
雙方觀點一對比,不難發現,奶農和消費者遭到了所謂“國情標準”的綁架。**,消費者作為*終為產品買單的人,卻在毫無選擇的情況下被迫要求消費品質更低的乳制品。另一方面,奶農被冠上“技術差”、“要照顧”的帽子,不僅成為千夫所指的矛頭所向,而實際上,一旦消費者減少消費本土乳制品,奶農作為產業鏈上*弱勢的一環,*終將被逼得完全無法生存。
一個行業兩大協會“暗戰”多年
透過此次事件,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和中國奶業協會兩派之間的對弈再一次浮出水面,這是雙方繼“禁鮮令”之后的又一次劇烈碰撞。既然同屬中國乳品行業,為何兩家協會卻屢屢針鋒相對?
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上述兩個行業協會分屬不同主管部門,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的上級主管是原輕工部,而中國奶業協會由原中國乳業協會與原中國奶牛協會合并而成,在業務上屬農業部主管。有知情人士透露,長期以來,由兩大協會統領的兩大乳業勢力之間分歧嚴重。形成了“城市型乳業”和“基地型乳業”(代表企業伊利、蒙牛等兩大派系的分庭抗禮。此前,雙方曾經圍繞“禁鮮令”暗戰多時,乳制品工業協會代表的是主張禁鮮的一派,而中國奶業協會則是反對的一派。之所以幾乎每次乳業標準出臺都會引發爭議,也是因為兩個協會之間的博弈。這也不禁讓人生疑:多種力量和利益的博弈,是否正是近十年來國產乳業頻頻出事的重要原因?
消費者用腳投票 海外“走粉族”被迫壯大
記者發現,近日乳業標準引發熱議事件再一次讓消費者心中蒙上陰影?!拔以瓉硗Σ焕斫馍磉吥切┣寥f苦跑到香港、澳門去買奶粉的家長,這么折騰何苦呢。去年兒子出生了,我老婆也湊上了去香港‘走粉’的熱鬧,還被我笑了好幾回?,F在看來,也許傻的人是我自己。”市民趙先生無奈地說。他表示,原以為三聚氰胺風波過后,*新實行的奶業標準應該是*嚴格的,也是*讓人放心的,沒想到現在居然被指責為“全球*差標準”。
近期,中國購買力外流成為各界關注的話題。事實上,除了奢侈品之外,近年來中國人到境外搶購嬰兒奶粉早已成為一大趨勢。雖然嬰兒奶粉價格不比奢侈品,但其消費量卻十分驚人。一位家長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自己的孩子基本上一周左右就要“報銷”一罐900克的奶粉,一個月就要4罐,僅奶粉一項支出每個月就要上千元。為圖省事,許多家長都是一箱一箱奶粉地買,海外“走粉”族的隊伍也不斷壯大,從臨近港澳地區的城市迅速擴大到內地城市。
而對于那些沒有能力到海外“走粉”的家長,則寧愿忍受國內外資品牌奶粉掀起的一波又一波漲價潮,也不愿意買國產奶粉。還有一部分消費者,則千方百計通過網絡或者其它方式幫襯“海外”代購奶粉?!?010年中國電子[0.77 -2.53%]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截至去年6月底,海外代購的市場交易規模達到了78.2億元。其中奶粉是*主要的海外代購品之一,所占比為17%,排名僅次于首位的化妝品。因此可想見,國人僅僅在奶粉上面外流的購買力有多巨大。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