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6月29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聽取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
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建議,要進一步加強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常委會成員首次建議把食品安全作為“國家安全”的組成部分,并鼓勵媒體繼續深挖揭露食品安全問題。這一提法昨日引來各界廣泛關注,網上網下一片叫好。亦有多位專家加入叫好陣營,稱加大立法的進程對促進民眾對食品安全認識有重大的作用,可以讓市場上形成一股食品安全風氣。
全國人大執法檢查組完成對7省市食品安全執法檢查
稱群眾對食品安全擔憂加深
據了解,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于2011年3月至5月開展了
這次執法檢查是自2009年6月食品安全法實施以來由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開展的第二次執法檢查,主要目的是督促各級政府進一步落實好該法的各項規定,推動法律實施中一些重點和難點問題的解決。檢查的重點是**次執法檢查報告中以及常委會審議時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的整改落實情況。
檢查組總體上認為,目前食品安全綜合協調機制初步建立,食品安全綜合治理取得積*成效,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預警能力有所加強,配套法規和標準體系建設取得進展。但報告也指出,一些地方和部門對食品安全問題重視不夠,對食品生產經營各個環節的監管不到位。
報告批評,少數地方政府和部門出于對維護穩定的錯誤認識,以及片面追求經濟增長指標等原因,對食品安全事件不能及時嚴肅查處,對違法犯罪行為不能有力打擊,個別監管部門和人員甚至玩忽職守,致使有的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有機可乘并鋌而走險,肆意制售不安全食品并流向市場。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路甬祥表示,當前的食品安全狀況不容樂觀,尤其是少數食品生產經營者不講誠信道德,目無法紀,唯利是圖,加之有些地方和部門重視不夠,監管措施不到位,致使一些領域和地方的食品安全問題仍然比較突出。近期,“瘦肉精”、“染色饅頭”等食品安全事件的集中暴露,造成了十分惡劣的影響,加劇了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的擔憂。
建議進一步加大違法懲處力度
首次提議將食品安全上升至國家層面
對于檢查發現的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建議,要進一步加強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并首次提出,將食品安全納入“國家安全”的立法建議。
報告指出,目前,食品安全領域的違法犯罪成本太低,給違法犯罪分子造成可乘之機和僥幸心理。檢查中,各地普遍要求,要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強化法律的威懾力,對蓄意制售有害食品的企業和從業人員要依法從嚴懲處。
目前,國務院有關部門及司法部門已經采取了一些措施,建議持續保持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的高壓態勢,搞好行政懲處與司法懲處的銜接,采取多種措施提高違法行為的成本。近期的食品安全事件也暴露出一些部門和工作人員未嚴格執行法定職責,對違法行為失職瀆職,甚至徇私舞弊。要加大對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及其責任人的責任追究力度,對監管執法人員的違法行為也要加大懲處力度。
報告特別建議,全社會都要加強對食品安全的監督。各級政府設立統一的舉報投訴電話,建立舉報獎勵機制,方便和鼓勵群眾參與食品安全監督。同時,鼓勵新聞媒體的監督,及時揭露食品安全事件。
常委會組成人員還提出建議,如進一步提高對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認識,把食品安全作為“國家安全”的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亞于金融安全、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態安全;加大對違反食品安全行為的懲處力度,以法治的方式維護公民的“食品安全權”。
■觀點
專家為人大“國家安全”建議叫好
國家層面立法可改變風氣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加大立法的進程對促進民眾對食品安全認識有重大的作用,可以讓市場上形成一股食品安全風氣。”中山大學食品與健康工程研究院院長劉昕表示,由國家層面出臺食品安全體系的規劃這個建議非常好,人大代表的意志代表的是對食品安全發展的信心。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鄭風田教授也認為,把“食品安全”納入“國家安全”,從人大的高度上加大宣傳力度并納入嚴格考核,可以通過資源配備、社會規范上充分發揮監督作用。
劉昕指出,中國是農業大國,每天生產食品100萬噸,食品安全僅僅政府的“堵”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靠“疏”,是讓市民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引導民眾覺醒到食品危害的嚴重性,讓違規食品企業無作為,繼而沒有市場。
他表示,食品安全監管要規范,充分地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沒有規范就沒有效仿的藍本,只有做好總體規劃才能獲得更燦爛的明天。國外很多企業都有安全認證中心,但中國沒有真正擁有一個可以對外公布的食品安全檢測的認證點,這是個過程,需要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慢慢地推動國家食品安全大環境。
鄭風田也認為,現在各政府部門遇到食品安全就互相推諉,之前也沒有一個法律層面的規劃“還有部門提出建一個問題企業的媒體曝光‘黑名單’,現在也提出建立一個餐廳‘黑名單’,但這作用都不大,關鍵還是要加大懲罰力度。”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