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天津北方網訊:提起鍋巴菜,可謂是津門獨有的
記者暗訪? 包裝無標志 蒼蠅“光顧”勤
“以前,我*愛吃的就是鍋巴菜。可自從看了一次鍋巴是怎么做的,我就再也沒有胃口了。”日前市民呂先生向本報“小崔暗訪工作室”講述了經過。他的一位從事早點經營的朋友,每天都是由一名河北男子定時將制好的鍋巴送到店里。一次這名男子說自己的車子壞了無法送貨,呂先生便和朋友一起來到制作鍋巴的地方。在看了生產環境后,就再也沒有吃這種早點的胃口了。
在呂先生的帶領下,裝作早點部主人的記者來到了河東區荷塘月色小區附近的一個大院。走進大院,只見右側的幾處小院都是大門緊閉,從外面根本看不出任何異樣。推開其中一間院門,院內窩棚下的一個滾動鐵桶旁,一名外地女子正忙著將制好的面漿倒到鐵桶內。鐵桶下就是爐火,面漿很快就變成了一張張鍋巴。一男子則忙著將鍋巴疊好,碼放在一起。厚厚的一沓鍋巴上,爬滿了蒼蠅。
得知是來要貨,這名河北老板說道:“咱家的貨賣得*好了。不瞞你說,除了河東、河北區外,連南開區、河西區的很多早點部,用的鍋巴都是咱家的。而且您放心,咱家的鍋巴泡在碗里,**不會爛,不會成漿糊的。還能保證按時把貨送到您那。”問起使用的都是什么原料,男子指了指地上的口袋說道:“咱家用的都是綠豆粉和面粉,都是好面。”順著他手指的方向,只見這個沒有任何標志的尼龍袋內裝滿了呈綠色的粉末。但仔細觀察發現,這些粉末并不像純綠豆粉那樣細膩,還可以看到很多雜質。據老板介紹,他這里每天至少生產400多斤鍋巴。
部門執法? “黑料”全封存 調查涉案人
昨天上午,記者與河東區政府食品安全辦公室取得聯系后,包括區工商、質監、衛生監督、綜合執法等多個部門迅速趕到現場。記者與執法人員走進現場時,發現在此前暗訪的黑作坊旁,居然還有另一家同樣生產鍋巴的作坊。在大量證據面前,作坊主人只得承認,為了能讓制出的鍋巴顯得更筋道,而且泡進鹵子內不散,在這些面漿中違法加入了大量過期添加劑“蓬灰”。之后,執法人員還在這個大院內發現了第三家專門生產鍋巴的“黑作坊”。初步統計,僅這三家黑作坊每日“黑鍋巴”就有上千斤。截至發稿時,執法人員已經將現場發現的數千斤原料、成品、半成品全部封存暫扣。涉案人員也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
業內揭秘? 面漿添麩皮 色香皆“有型”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如今市場上的綠豆價格為每斤8.5元左右。而黑作坊的鍋巴每斤批發價格只有2.5元。即使在面漿中加入四分之一的綠豆粉,這些作坊主人都會賠本。那么,這些尼龍袋內是不是純綠豆粉呢?記者從業內人士處獲知,這些作坊主人口中的綠豆粉,其實沒有綠豆,而都是綠豆麩皮。他們將這些麩皮磨成粉加入到面漿中后,不僅能使鍋巴顏色顯得較綠,還能散發出綠豆的香味。而像這種麩皮,每斤的價格只要2元錢左右,但這些麩皮其實根本是不能食用的。記者 崔楠 文/攝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