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到今年6月1日,我國實施的"
??? "競爭這么激烈,如果塑料袋收錢,誰還來買我的東西?"在長春市臨河街一家農貿市場,一位蔬菜攤販一邊對記者說,一邊順手從攤床邊拽下一個塑料袋,熟練地遞給顧客。
??? "'限塑令'剛出臺時,一些店鋪確曾拒絕免費提供塑料袋,但隨著時間推移,'限塑令'好像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市民宋小姐說,"現在我出門也很少自帶購物袋了。"
??? 2008年6月1日,我國開始實行"限塑令",即"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 時隔3年,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雖然各大超市仍在堅持"塑料袋有償使用",但在一些農貿市場,"限塑令"已形同虛設,在小超市、小吃店,超薄塑料袋的銷售和使用也隨處可見,商家安然地"饋贈",消費者坦然地接受。
??? 來自國家發改委的一組數據顯示,限塑令實施后,我國主要商品零售場所的塑料購物袋年使用量減少240億以上,累計減少塑料消耗60萬噸,相當于節約石油36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00多萬噸,應該說"成效明顯".但這項利國利民之舉,當前為何日現"疲軟"?
??? "配套
??? "經營者為了招攬生意,消費者為了圖方便,因而執法力度的大小,是限塑令能否落實的關鍵。"一位網友表示,工商、質監、交通等部門應聯合執法,對超薄塑料袋的生產、經銷、運輸以及使用的商戶常抓不懈,堵住其流通渠道。同時,政府還應拿出一定財政補貼,鼓勵零售商戶向顧客提供環保購物袋。
??? "多措并舉,'限塑令'才能走得更遠。"吉林省社科院研究員李曉群建議,明確限塑工作的責任人,建立集大眾監督、媒體監督、政府職能部門監督為一體的立體監督體系;同時,補充鼓勵性條款,因為"原有規定都是禁止性條款,沒有鼓勵和示范性措施";此外,還要積*研發推廣物美價廉的替代產品,并大力普及"限塑"知識,提高消費者和經營者的環保意識,改變買賣雙方離不開塑料購物袋的習慣。
??? "僅僅指望通過對塑料購物袋收費來'限塑'是不太現實的。商家完全可以把這些成本攤到商品上,再免費向顧客提供塑料袋,實際上買單的還是消費者,而*終全體國民都要為白色污染買單。"李曉群說。記者 彭冰 通訊員 王歡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