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雖然公眾尚且懵懂,
??? 輻照食品,一個曾經諱莫如深的話題,隨著日本的核危機再度引發了公眾的關注。
??? 在大家還尚未對其有足夠了解的時候,輻照食品在中國的增長已然十分快速。截至2010年,我國輻照食品總量已經達20萬噸以上,約占世界輻照食品的一半。
??? 身在"輻"中不知"輻",這是我們目前大多數人的現狀。與之伴隨的,卻是在對高劑量輻照食品安全性存疑的情況下,我國輻照食品
??? □本報記者 肖潔
??? "在鄭州,如果問同位素研究所在哪里,沒幾個人知道,可只要一提'激光大蒜',大家都知道。"
??? "激光大蒜"是農民們給輻照大蒜起的俗名。"*紅火的時候,從我們單位門口開始,裝大蒜的卡車停在馬路邊,一輛接一輛,足足能排上兩三公里的隊,交警還得過來維持秩序。"
??? 四月底,在北京舉行的一個輻照食品技術論壇上,河南省科學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軍這樣描述大蒜車隊的"盛況".
??? 身在"輻"中不知"輻"
??? "我們照了很多,但是大家都不知道。"
??? 在這個論壇上,這句話被包括朱軍在內的多位輻照食品專家反復提及。
??? 輻照食品,曾經是個諱莫如深的話題。
??? 2009年夏天,從幾家知名品牌方便面的調料包"輻照門"事件,到河南杞縣的鈷-60事件,輻照這一在食品行業應用多年的技術浮出水面,并引起熱議。
??? 但沒過多久,輻照食品的話題在媒體上漸漸淡去。
??? 此次日本的核危機讓民眾對"輻射"高度敏感,同時對于輻照食品也再度關注。
??? 在國內一個大型母嬰網站上,一位母親提到了輻照食品話題。她覺得自己在日本核危機后,更迫切地想知道--"這個輻射,跟那個輻射是一樣的嗎?"
??? 后面跟貼的二十來人中,不乏對輻照食品有所了解者,但更多的人則是表示驚訝--"暈,只聽說過防腐劑,沒想到還有射線!"
??? 在"輻照門"事件發生近兩年后,還有很多人不知道輻照食品為何物。記者在超市的食品柜臺翻找,除了方便面,還很難看到其他輻照食品有標識。
??? 雖然公眾尚且懵懂,輻照食品在中國的規模增長卻十分快速。
??? "我國**是世界輻照食品**大國。"江蘇省
??? 趙永富還透露,我國相關部門和機構正在努力推動我國食品輻照加工產業的發展,計劃在"十二五"期間使輻照食品增長3~4倍。
??? 食品輻照技術是利用鈷-60、銫-137等放射源產生的伽馬射線,或加速器產生的10MeV以下的高能電子束,對食品和農副產品進行加工處理的技術。其中,鈷-60輻照裝置還是主要裝備,目前全世界運行的大型裝置250多座,總裝源能力約3億居里。
??? 中國在其中所占比例很大。
??? 此前我國曾批準6類輻照食品衛生標準和17項輻照食品工藝標準。"現在每年涉及的食品產值應該超過300億元。"中國同位素與輻射行業協會輻射加工專業委員會主任趙文彥告訴《科學時報》。
??? 據了解,世界上已有60多個國家批準了食品輻照技術的應用。食品輻照技術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發芽,殺蟲滅菌,改善品質,保鮮耐貯。
??? 由于射線穿透力強,輻照技術的一大好處是無須打開包裝,既方便快捷,又可避免二次污染。
??? 對于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殺菌滅蟲方式,很多人將信將疑。
??? 江蘇瑞迪生科技公司業務經理汪昌保講了這樣一件事情:
??? 一位**次合作的客戶送貨時留了個心眼,在包裝上做了記號。結果收貨時他發現記號完全沒被動過,他馬上質疑:"你們是不是根本沒有給我們的產品殺菌?"
??? 汪昌保給他作了解釋。但是,這個客戶還是不放心,拿了一部分回去做儲藏實驗,發現的確有效果,這才相信了汪昌保的話。
??? 正如與會的多位專家所說,我們其實是身在"輻"中不知"輻".
??? 除了文章開頭提到的大蒜,日常我們所用到的香辛料和脫水蔬菜調味品,也有相當一部分是經過輻照的。這些食品容易帶有微生物和害蟲,傳統的加熱殺菌工藝會使香氣揮發,具有冷處理特色的輻照技術因此體現出優勢。
??? 據趙永富介紹,我國現在香辛料和脫水蔬菜的輻照量大概為10萬噸左右,占世界輻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約占我國輻照食品一半的產量。
??? 而小食品近年來在輻照食品行業異軍突起,幾乎與香辛料平起平坐。泡椒鳳爪是個典型的例子。趙永富介紹說,如不添加防腐劑,鳳爪只能存放2~3天,而采用輻照技術可以使保質期延長到1~6個月。現在僅四川省每年泡椒鳳爪輻照處理量就達到了1萬噸以上。
??? 此外,冷凍食品、白酒等都是輻照技術覆蓋較多的領域。
??? 輻照食品就像烤紅薯?
??? "大家把食品輻照和原子彈聯系在一起。其實,這兩者完全不是一回事。"朱軍說。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